
企业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供应商货款;
个人凭银行本票缴纳大额医疗费用;
财务人员用转账支票批量发放员工工资。
核心类型:现代支付的“三大支柱”
1.汇票:跨地域支付的“信用桥梁”
定义:出票人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或见票时支付款项的票据,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含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
应用场景:
国际贸易:中国出口商向美国进口商开具远期汇票,约定货物到港后60天付款;
企业融资:中小企业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提前获得现金流。
特点:
付款期限灵活(即期或远期);
信用背书强(银行承兑汇票安全性高于商业承兑汇票)。
2.本票:即时兑付的“现金替代品”
定义:出票人承诺见票即付的票据,我国仅限银行发行。
使用场景:
大额交易:购房者用银行本票支付定金,证明资金实力;
政务缴费:企业通过银行本票缴纳土地出让金,资金即时到账。
优势:
银行信用担保,安全性高;
支持同城快速结算,手续费低廉(每笔0.6元)。
3.支票:灵活便捷的“支付指令”
定义:委托银行见票时无条件付款的票据,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
生活应用:
工资发放:企业财务用转账支票批量支付员工薪资;
日常消费:个体户用现金支票从对公账户提取营业款。
风险提示:
支票有效期仅10天,超期作废;
大额取现需提前预约并备案(如20万元以上)。
法律特性:票据功能的“三大基石”
无因性:
持票人无需证明交易背景即可主张权利。例如:二手房东收取租客支票后可直接兑付,无需说明租赁细节。
要式性:
票据必须包含法定要素(金额、付款人名称等),缺项无效。案例:某企业因漏盖财务章导致20万元支票作废。
文义性:
权利以票据文字为准,口头约定无效。例如:汇票注明“限付材料款”,私下变更用途则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