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保障:银行承兑汇票以银行信用为担保,商业承兑汇票以企业信用为担保。
法律效力:承兑后,承兑人成为第一债务人,必须无条件付款。
流通性:持票人可提前贴现(将票据卖给银行换取现金)或转让给第三方。
票据承兑的流程与实例
1.银行承兑汇票的典型流程
案例:
场景: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设备,需支付100万元,但资金紧张。
步骤:
①甲公司向开户银行申请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存入30%保证金(30万元)并提供交易合同。
②银行审核甲公司的信用和交易真实性后,签发汇票并加盖“承兑”章。
③乙公司收到汇票后,可持有至到期日要求银行付款,或在急需资金时向银行申请贴现(支付利息后提前变现)。
④到期日,银行从甲公司账户扣除剩余70万元并支付给乙公司。
作用:甲公司通过银行信用延迟付款,缓解资金压力;乙公司获得可靠的收款保证。
2.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与操作
案例:
场景:丙公司(信用一般的企业)向丁公司供货,签发一张商业承兑汇票。
风险:
若丙公司到期无法付款,丁公司需通过法律途径追索,耗时耗力。
贴现利率高(通常比银行承兑汇票高4%以上),流动性差。
对比:商业承兑汇票依赖企业自身信用,适合上下游关系紧密、信任度高的交易。
票据承兑的四大功能
确认债权债务关系:通过承兑明确付款责任,避免口头承诺的纠纷。
资金流动性管理:企业可通过承兑汇票延迟付款,或通过贴现提前回笼资金。
信用工具扩展:银行承兑汇票将商业信用升级为银行信用,降低交易风险。
促进贸易便利化:在国际贸易中,承兑汇票常用于信用证交易,加速跨境资金周转。
法律效力与风险控制
承兑人的法律责任:
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必须无条件付款,即使出票人账户余额不足,银行也需垫付并追偿。
商业承兑汇票:企业若违约,持票人可起诉并要求冻结其资产。
持票人风险防范:
优先接收银行承兑汇票或高信用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
通过央行电子票据系统验证票据真伪及承兑人信用记录。
承兑人合规操作:
银行需严格审查企业资质,避免过度授信。
企业应合理控制承兑规模,防止债务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