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汇票的“出票后定期付款”是指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以​​出票日为起算点​​,经过​​固定期限(如30天、90天等)后到期付款​​的一种付款日期形式。例如,汇票记载“出票后60天付款”,则到期日为出票日起第60日。
商业汇票出票后定期付款  核心特征与运作机制
  ​​起算点明确​​
  以​​出票日​​为计算到期日的基准,无需依赖承兑行为。例如:
  甲公司2025年3月1日签发一张“出票后90天付款”的商业汇票,则到期日为2025年5月30日。
  ​​对比​​:见票后定期付款需以“承兑日”为起算点,两者本质不同。
  ​​期限灵活性​​
  期限单位可为天、月、年(如“出票后6个月”),但受法律约束:
  纸质汇票最长付款期≤6个月,电子汇票≤1年。
  ​​初级会计考点​​:期限设定需符合《支付结算办法》第87条,否则无效。
  ​​操作流程​​
  ​​提示承兑​​:持票人需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票据法》第三十九条)。
  ​​提示付款​​:自到期日起​​10日内​​通过银行委托收款或直接提示付款。
  ​​案例​​:若上述甲公司汇票到期日为5月30日,持票人最迟需在6月9日前提示付款。
​​      考试高频易错点解析
  ​​超期提示的后果​​
  未在到期日10日内提示付款→丧失对前手追索权(承兑人仍担责)。
  示例​​:
  某汇票记载“出票后30天付款”,出票日为4月1日。持票人最晚提示付款日为?
  ​​答案​​:到期日4月30日+10日=5月10日。
  ​​混淆付款日期类型​​
  ​​出票后定期付款​​:起算点=出票日(如“出票后3个月”)。
  ​​见票后定期付款​​:起算点=承兑日(如“见票后2个月”)。
  ​​区分关键​​:是否依赖“承兑行为”确定到期日。
  实战应用场景
  ​​案例​​:企业资金周转优化
  丙公司采购原材料,签发“出票后180天付款”的电子商业汇票给供应商。
  ​​优势​​:
  延长付款周期,缓解现金流压力;
  供应商可提前贴现融资(需支付贴现息)。
  ​​风险提示​​:若到期账户余额不足,付款人需承担票据责任+信用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