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债务人身份的确立
承兑人通过承兑行为成为票据的主债务人,承担第一付款责任,即使出票人账户资金不足或破产,承兑人也必须履行付款义务。
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人为银行,信用等级高(如工商银行承兑的100万元汇票,即使出票企业破产,银行仍需兑付);
商业承兑汇票:承兑人为企业,信用风险较高(如某汽车厂商承兑的汇票,若其资金链断裂可能引发兑付危机)。
考试重点:承兑人的付款责任是绝对义务,不受其与出票人资金关系的影响。
2.最终追索责任
若票据被拒付,承兑人需对所有持票人承担兜底责任。即使中间背书人已清偿债务,仍可向承兑人再追索。
案例:持票人D向背书人C追索获赔后,C可继续向承兑人B追偿,B不得以“已向D付款”为由抗辩。
承兑人的分类与实务操作
1.银行承兑人与商业承兑人的对比
类型 | 承兑人身份 | 信用等级 | 风险场景 |
---|---|---|---|
银行承兑汇票 | 银行(如工商银行) | 高(AAA级) | 银行破产(概率极低) |
商业承兑汇票 | 企业(如上市公司) | 中低(BAA级) | 企业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 |
实务应用:跨境电商企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海外货款,可降低交易风险并提升信用背书
|
签发申请:出票人提交贸易合同、发票等材料,存入保证金(如开立100万元汇票需存入30%保证金);
银行审核:核查企业信用记录及贸易真实性;
签章承兑:银行在汇票正面加盖“承兑”章并签署;
流通兑付:持票人到期提示付款,银行无条件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