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1”是劳动者在特定解除情形下获得的经济补偿组合​​,包含两部分:
  ​​N​​:按工作年限计算的常规经济补偿(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1​​:代通知金(用人单位未提前30日通知解除合同时额外支付的1个月工资)。
N+1工资补偿是什么意思?  ​​核心规则​​:
  ​​适用范围有限​​:仅适用于劳动者无过错但用人单位需解除合同的三种法定情形;
  ​​二选一机制​​:企业可选择提前30日书面通知(仅支付N)或直接支付N+1。
  N+1适用的三大法定场景与案例
  1.​​医疗期满后无法履职:技术员的职业困境​​
  ​​案例一​​:某制造企业技术员陈某因腰椎间盘突出,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高强度的设备调试工作。企业提供的文职岗位因视力要求仍无法胜任。最终企业支付N+1补偿(工龄6年补偿7个月工资)。
  2.​​不胜任工作且调岗/培训无效:IT项目经理的技术淘汰​​
  ​​案例二​​:某互联网公司项目经理李某因技术迭代(如AI开发工具普及)无法完成新项目考核,经3个月培训后仍不达标。企业支付N+1(工龄4年补偿5个月工资+1个月代通知金)。
  3.​​客观情况重大变化致合同无法履行:零售门店关闭风波​​
  ​​案例三​​:某连锁便利店因区域政策调整关闭某社区门店,与店长协商调岗至30公里外的新店未果。企业支付N+1(工龄3年补偿4个月工资+1个月工资代通知金)。
  N+1的常见误区与对比场景
  1.​​协商解除与合同到期:无需支付代通知金​​
  ​​案例四​​:某广告公司与UI设计师协商解除合同,支付N倍补偿(工龄2年补偿2个月工资),因提前30日通知,不涉及“+1”。
  ​​案例五​​: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企业仅支付N倍补偿(工龄5年补偿5个月工资),不适用N+1。
  2.​​违法解除与即时解雇:赔偿标准不同​​
  ​​案例六​​:某物流公司以“态度不佳”解雇快递员王某,因未提供考核证据被法院判赔2N(工龄3年×月薪8000元×2=4.8万元)。
  ​​案例七​​:超市员工因盗窃商品被即时解雇,企业无需支付任何补偿。
  企业与劳动者的“合规指南”
  1.​​企业的风险防控​​
  ​​制度细化​​:明确“不胜任工作”标准(如某科技公司规定“代码提交合格率低于80%视为不达标”);
  ​​程序留痕​​:解除通知通过企业OA系统发送并保留阅读记录(某餐饮企业因未送达败诉,额外赔偿1个月工资)。
  2.​​劳动者的证据策略​​
  ​​留存薪资证明​​:通过工资条、银行流水确认平均工资(某销售主管因企业漏算年终奖,仲裁追回差额1.2万元);
  ​​书面沟通记录​​:通过邮件或微信确认调岗协商过程(如某文员拒绝异地调岗,保留聊天记录作为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