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身份:在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银行、信用社等机构开立支票存款账户;
资金要求:账户内有足额资金或与银行签订透支协议;
签章备案:预留银行认可的有效签章(公章、财务章、法人章等)或支付密码。

出票人需对支票金额承担担保责任,若账户资金不足导致空头支票,将面临票面金额5%的罚款(最低1000元),并赔偿持票人2%的损失。
出票人不得签发与预留签章或密码不符的支票,否则银行有权拒付。
示例:某餐饮公司在招商银行开立对公账户,预留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私章。财务部签发一张10万元转账支票支付食材款,银行需核对签章和账户余额后方可付款。
大白话解读:谁有资格“开支票”?
支票的出票人就像“银行账户的付款指令员”:
企业版:公司财务部通过银行账户签发支票,如同用“盖章的提款单”让银行转账;
个人版:个体户或高净值客户在银行开通个人支票业务,支付大额款项时无需携带现金。
生活场景:
企业采购:服装厂向布料供应商付款,财务开具转账支票,银行从公司账户扣款划转;
个人支付:房东收取租金时,租客开具个人支票,银行验证账户余额后完成转账。
反面案例:某贸易公司账户仅剩5万元,却签发8万元支票支付货款,被银行罚款4000元,并赔偿供应商1600元。
会计实务中的“出票人操作指南”
1.支票开具流程
1.填写支票要素:日期、金额(大写+小写)、收款人名称
2.加盖预留印鉴或输入支付密码
3.登记《支票使用台账》,记录号码、金额、用途
易错点:某会计将“2025年04月11日”误写为“2024年04月11日”,导致支票作废。
2.风险防控措施
双人复核:出纳填写支票,会计主管核对签章;
限额管理:设置单张支票最高金额(如对公账户单笔不超过100万元);
作废处理:误填支票需加盖“作废”章并剪角保管。
3.数字化工具应用
区块链支票:某商业银行试点“智能支票”,签发时自动验证账户余额并生成防伪码;
OCR识别系统:扫描支票自动录入财务软件,错误率从3%降至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