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兑人是指在汇票(如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上签字盖章,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无条件支付票面金额的付款人。通俗来说,承兑人就是票据的“最终买单者”,类似于信用卡发卡行对持卡人消费的担保责任。
承兑人是指什么  核心逻辑:
  ​身份界定:承兑人可以是银行(银行承兑汇票)或企业(商业承兑汇票)。
  ​法律地位:根据《票据法》2024年修订版,承兑人一旦在票据上签章,即成为汇票的主债务人,承担第一付款责任。
  例子:
  ​商业承兑汇票:汽车厂商A向零部件供应商B采购时,签发一张10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A作为承兑人承诺3个月后付款。B可持有到期收款,或提前向银行贴现融资。
  ​银行承兑汇票:若A通过银行C开具汇票,C银行作为承兑人,即使A公司破产,C银行仍需在到期日支付100万元给持票人。
  ​承兑人的两大核心责任
  ​1.到期付款责任
  承兑人必须按票面金额和时间付款,这是绝对义务,不受其与出票人资金关系的影响。
  ​案例:某建筑公司签发商业承兑汇票给钢材厂,到期后即使账户余额不足,承兑人(建筑公司)仍需通过借贷等方式履行付款义务。若拒付,持票人可起诉追偿。
  ​2.最终追索责任
  若票据被拒付,承兑人需对所有持票人承担兜底责任。即使中间背书人已清偿债务,仍可向承兑人再追索。
  ​案例:持票人D向背书人C追索获赔后,C可继续向承兑人B追偿,B不得以“已向D付款”为由抗辩。
  ​承兑人的分类与风险对比
承兑人的分类
类型 承兑人身份 信用等级 风险场景
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如工商银行) 高(AAA级) 银行破产(概率极低)
商业承兑汇票 企业(如上市公司) 中低(B~AA级) 企业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
  ​承兑人的操作流程
  以企业间贸易为例:
  ​签发汇票:采购方A填写票面信息(金额、到期日),加盖财务章和法人章。
  ​承兑签章:A(商业汇票)或银行C(银行汇票)在票据正面盖章并标注“承兑”字样。
  ​交付流通:A将汇票交给供应商B,B可持有、转让或贴现。
  ​到期兑付:持票人(如B或贴现银行)在到期日向承兑人提示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