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人是指在票据(如支票、汇票)背面签字或盖章,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的原持票人。通俗来说,当一个人或企业需要把收到的票据转交给他人使用时,必须通过“背书”这一行为完成权利转移,而在这个过程中签字盖章的人就是背书人。
背书人指的是什么  核心逻辑:
  ​身份界定:背书人必须是票据的当前合法持有者,且通过背书行为将权利转移给下一方。
  ​法律意义:背书人通过签字确认转让行为,并承担担保责任,确保票据能被兑付。
  例子:
  小明收到客户A公司支付的10万元支票,但因需要向供应商B公司付款,小明在支票背面签字并注明“转让给B公司”。此时,小明是背书人,B公司是被背书人。若B公司再次转让给C公司,B则成为新的背书人,C成为新的被背书人。
  ​背书人的法律责任
  背书人需承担以下义务:
  ​担保承兑与付款:
  背书人需保证票据能被付款人(如银行)承兑或付款。若票据到期被拒付,持票人可向背书人追索款项。
  ​案例:某企业将汇票背书给供应商后,付款人因资金问题拒付,供应商可要求该企业赔偿票面金额及利息。
  ​证明前手真实性:
  背书人需确保其前手(即之前的背书人或出票人)的签章真实有效。例如,若出票人签章被伪造,背书人未发现而继续转让,需对后续持票人承担赔偿责任。
  ​保证背书连续性:
  票据上的背书记录必须前后衔接。例如,A→B→C的背书顺序中,B既是A的被背书人,又是C的背书人。若中间断档(如A→C跳过B),持票人可能无法主张权利。
  ​背书人与被背书人的关系
  ​债权债务关系:
  背书人是被背书人的债务人,被背书人是背书人的债权人。
  ​例子:B公司从A公司处收到汇票后,将汇票背书给C公司用于支付货款。若汇票被拒付,C公司可要求B公司或A公司付款。
  ​权利转移规则:
  被背书人获得票据的一切权利,包括兑付请求权、追索权等。例如,C公司作为被背书人,可凭票直接向银行提示付款,或继续转让给D公司。
  实务场景:
  ​供应链金融:汽车厂商向零部件供应商开具汇票,供应商背书转让给物流公司支付运费,形成“厂商→供应商→物流公司”的连续背书链条。
  ​中小企业融资:企业将收到的票据背书转让给银行进行贴现(提前折现),快速获取流动资金。
  ​背书人的类型与操作形式
背书人的类型与操作形式
类型 特点 适用场景
空白背书 仅背书人签章,不指定被背书人(可任意转让) 快速流通(如票据市场多次转手)
记名背书 写明被背书人名称,权利定向转移 企业间定向支付(如供应商付款)
限制背书 添加“不得转让”条款,限制后续流通 控制风险(如核心合作伙伴专用)
  例子:
  ​限制背书:某建筑公司将汇票背书给分包商时注明“仅付XX公司”,防止票据流入非合作方。
  ​空白背书:持票人将未填写被背书人名称的票据交给他人,接收方可自行补全名称并继续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