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背书连续性与交付规则
票据流通需满足“背书连续”的法定要求:
背书形式连续:前手背书人的签章名称必须与后手被背书人名称一致(如A→B→C,B的背书人签章与C的被背书人名称需匹配)。
交付生效原则:票据权利转移以实际交付为生效要件(如企业通过快递寄送汇票完成交付)。
实务案例:某建筑公司收到商业汇票后,通过电子背书系统连续转让给供应商和分包商,形成A→B→C的完整背书链,持票人C可直接向银行提示付款。
2.无因性原则的保障
票据权利独立于基础交易,即使基础交易存在瑕疵(如买卖合同无效),持票人仍可主张票据权利。例如:
跨境贸易场景:出口商D收到进口商E的远期信用证汇票后,即使E因破产无法履行合同,D仍可凭票据向承兑银行索偿。
3.抗辩切断规则
债务人不得以与持票人前手的抗辩事由对抗善意持票人(如出票人A与收款人B存在纠纷,不得对抗通过合法背书取得票据的C)。
票据流通性的实务应用
流通范围与限制条款
自由流通:未标注“禁止转让”字样的票据可无限次背书转让(如银行承兑汇票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多次流转)。
限制流通:标注“不得转让”的票据仅能由原持票人行使权利(如某企业签发支票时注明“仅限收款人X使用”,X不得再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