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托收款背书​​是指持票人通过在票据背面签章并注明“委托收款”字样,授权他人(如银行或代理人)代为行使票据权利的行为。通俗来说,就像把“收款钥匙”交给可信赖的第三方——持票人仍是票据的所有者,被背书人仅作为“代收员”代为处理收款事务,无权转让或处置票据。
委托收款背书  ​​核心特征​​:
  ​​非转让性​​:票据所有权始终归属原持票人;
  ​​代理权限制​​:被背书人仅能行使付款请求、追索等权利,不得二次转让。
  操作流程:三步完成“票据代收”
  1.​​填写背书信息​​
  ​​必填项​​:背书人签章、被背书人名称、“委托收款”字样(或“托收”“代理”等同义词);
  ​​电子票据​​:通过银行系统在线操作,自动生成加密背书信息。
  ​​案例​​:北京市民王女士收到一张10万元支票,因临时出差无法亲自兑付,她在支票背面注明“委托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收款”并签名盖章,银行即可代其处理兑付手续。
  2.​​交付票据​​
  ​​纸质票据​​:需将原件交予被背书人;
  ​​电子票据​​:系统自动推送至代理机构账户,接收方需在3个工作日内确认。
  3.​​款项划转​​
  代理机构完成收款后,扣除手续费(通常为票面金额的0.05%-0.1%),将资金转入持票人指定账户。
  生活镜像:五大场景中的“代收智慧”
  1.​​个人事务:异地收款的“时间管家”​​
  上海白领张先生因外派工作,将收到的购房定金支票委托浦发银行代收,避免了频繁往返银行的麻烦。
  2.​​跨境电商:外汇结算的“合规桥梁”​​
  深圳某出口企业收到印尼买家签发的美元汇票后,委托渣打银行处理跨境兑付,资金到账时间从30天缩短至T+1,汇率损失减少50%。
  3.​​公益捐赠:资金溯源的“透明凭证”​​
  某企业向慈善基金会捐赠时使用委托收款票据,基金会委托建设银行代收款项,若付款账户余额不足,银行可依法追索并留存票据抵税。
  4.​​小微企业:账期管理的“风险缓冲”​​
  浙江某服装厂将客户签发的100万元商业汇票委托杭州银行代收,既避免了客户拖延付款,又无需承担票据转让后的连带责任风险。
  5.​​电子票据:区块链技术的“智能代理”​​
  某新能源车企通过央行电子票据系统签发汇票,委托工商银行代收,系统自动校验交易真实性并留存区块链存证,纠纷率下降90%。
  法律效力:代理权的“三大边界”
  1.​​权利范围​​
  被背书人可代理行使付款请求权、追索权,但不得处分票据(如转让、质押)。
  ​​案例​​:A公司委托银行代收汇票,银行擅自将票据转卖他人,法院判定转让无效,A公司仍享有票据权利。
  2.​​抗辩延续​​
  付款人可对代理人提出原本对抗原持票人的理由。例如:若原持票人未履行合同义务,付款人可据此拒付。
  3.​​再背书限制​​
  被背书人仅能进行二次委托收款背书(如银行转交异地分行),不得开展转让或质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