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票的完整流程:从“写借条”到“兑现”
1.核心步骤(以企业开汇票为例)
步骤1:填写“借条”内容
A公司登录银行系统填写票据信息,包括:
付款金额(如100万元)
到期日(如2025年6月30日)
收款人(B公司)
付款银行(如工商银行)。
步骤2:银行审核
银行检查A公司账户是否有足够存款或授信额度,确认后盖章“承兑”(相当于银行承诺到期付款)。
步骤3:交付票据
A公司通过电子系统将票据发送给B公司,B确认接收后即可持有票据等待到期兑付。
技术升级:2025年主流银行已实现“三合一”自动化流程,企业只需提交一次申请,系统自动完成承兑和交付,耗时从3天缩短至1小时。
2.举个生活化例子
场景:小明开奶茶店需要采购茶叶,但资金周转困难。
小明向茶叶商承诺:“我给你开一张3个月后兑付的支票,到期后你直接去XX银行取钱。”
小明在支票上写明金额(5万元)、到期日(2025年9月1日)并签字,交给茶叶商。
茶叶商接收支票后,可持有到期兑付,或提前转让给他人(如原材料供应商)变现。
出票的“法律效力”:权利义务如何绑定?
对出票人(开票方):
必须确保票据到期时账户有足够资金(否则构成“空头支票”,面临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即使付款银行倒闭,出票人仍需对持票人承担还款责任(类似“担保人”)。
对收款人(持票人):
获得双重保障:既可直接找银行要钱,也可向出票人追索。
可灵活转让票据(如将汇票背书给供应商抵债)。
对银行(付款人):
承兑后必须无条件付款(若银行拒付,持票人可起诉)。
案例警示:某建筑公司因现金流断裂开出500万元空头支票,被法院判决支付票款+30万元罚款,法人代表被限制高消费。
出票的注意事项:避免“无效借条”
填写规范:
必填项:票据类型(如“汇票”字样)、金额、出票日期、付款人/收款人名称、出票人签章。漏填任何一项均导致票据无效。
禁止条款:不得附加“收到货物后才付款”等条件(必须无条件支付)。
真实交易基础:
根据《票据法》,出票必须基于真实交易(如商品买卖、服务合同)。虚构交易开票可能涉嫌金融诈骗。
出票的常见类型与应用场景
票据类型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支票 | 见票即付,有效期短(10天) | 企业支付员工工资、小额货款 |
汇票 | 可约定远期付款(最长1年),需银行承兑 | 大额贸易结算(如房地产采购) |
本票 | 出票人自身承诺付款,无需银行介入 | 个人债务清偿、短期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