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性质:
银行本票:自付证券,出票银行既是签发人也是付款人(如工商银行开票即承诺付款);
银行汇票:委付证券,出票银行委托异地合作银行付款(如北京工行委托上海建行付款)。

本票仅有出票人(银行)和收款人两方;
汇票涉及出票人(银行)、付款人(承兑行)和收款人三方。
信用基础:
本票无需承兑,银行签发即承担绝对付款责任;
汇票需经承兑(银行汇票除外),付款人信用直接影响兑付安全性。
示例场景:
某食品公司向本地供应商支付50万货款:
选择本票:工商银行开具本票,供应商当日即可兑付;
选择汇票:若供应商开户行在外地,需通过银行汇票委托异地行划款,资金到账延迟1-2天。
大白话解读:企业支付的“两大工具”
如果把银行本票比作“银行盖章的即时欠条”,汇票则是“跨地区付款委托书”:
场景1:会计小王用本票支付房租,相当于让银行写了一张“见票即付”的担保条;
场景2:采购部用汇票支付广州设备款,如同让本地银行给广州银行发“付款指令”;
场景3:超期未用的本票像过期的优惠券只能退款,而汇票到期前可全国流通。
典型对比案例:
2025年某集团资金调度:
同城子公司拨款:使用本票,资金实时到账;
外省工厂付款:采用银行汇票,通过ECDS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完成跨省秒级划转。
六大核心差异对照表
对比维度 | 银行本票 | 银行汇票 | 典型场景 |
---|---|---|---|
付款方式 | 出票银行直接付款 | 委托异地银行付款 | 本地供应商结算 vs 跨省采购 |
有效期 | 出票后2个月内提示付款 | 最长1年(电子汇票) | 短期支付 vs 长期账期管理 |
使用范围 | 仅限同城使用 | 全国流通(含跨境) | 北京朝阳→海淀 vs 上海→新疆 |
金额类型 | 定额(1千/5千/1万/5万)或不定额 | 按实际交易金额填写 | 固定租金支付 vs 弹性设备采购 |
风险等级 | 银行信用担保,风险极低 | 依赖承兑行信用 | 大额交易首选 vs 需评估对方银行 |
操作流程 | 无需承兑,见票即付 | 需承兑(银行汇票除外) | 财务新手易操作 vs 需专业培训 |
1.优先使用本票的场景
案例1:支付本地办公室季度租金10万元(定额本票直接兑付);
案例2:发放年终奖时,为保障资金安全采用本票(防篡改特性)。
2.汇票更适用的场景
案例1:汽车厂商向长三角零部件供应商分期付款(6个月电子汇票缓解现金流);
案例2:跨境电商通过银行汇票完成美元结算(SWIFT系统跨境划转)。
3.风险防控要点
本票:重点核对防伪标识(水印、安全线等);
汇票:查验承兑银行信用评级(可通过央行征信系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