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收款背书是持票人通过在票据背面签字盖章并标注“委托收款”字样,授权他人(通常是银行或代理人)代为收取票据款项的行为。
委托收款背书是什么  通俗理解:
  假设小明收到一张支票但没时间去银行取钱,他可以在支票背面写上“委托XX银行收款”并签名盖章,银行就能代替小明去兑付。票据的所有权仍属于小明,银行只是“代收员”。
  这类似于网购时委托快递代收货款:快递员只负责把钱收回来,但商品所有权依然属于卖家。
  ​核心特点:非转让性
  ​权利归属不变:
  持票人(背书人)仍是票据的合法权利人,被背书人(如银行)仅获得代理权,无权转让或处置票据。
  ​例子:A公司将汇票委托给工商银行收款,工商银行不能将汇票转卖给他人,只能代A公司向付款人收取款项。
  ​操作限制:
  票据上必须明确记载“委托收款”“托收”等字样,否则可能被视为转让背书,导致后续纠纷。
  ​案例:某企业未标注“委托收款”字样,直接将汇票交给供应商代收,供应商误认为票据已转让并转手,最终因付款人拒付引发法律纠纷。
  ​法律效力:代理权的边界
  ​被背书人的权利范围:
  可代理行使付款请求权​(向银行提示付款)、追索权​(如付款人拒付时向前手追偿)等票据权利。
  ​例子:B公司委托建设银行收取一张到期汇票,若付款人账户余额不足,建设银行可代表B公司向出票人、前手背书人追索。
  ​抗辩限制:
  付款人可对代理人(被背书人)提出原本可对抗原持票人(背书人)的理由。例如,若原持票人未履行合同义务,付款人可据此拒付。
  ​再背书限制:
  被背书人不得再次转让票据,但可进行二次委托收款背书​(如银行将票据转交异地分行代收)。
  ​操作流程:以企业委托银行为例
  ​填写背书信息:
  在票据背面书写“委托XX银行收款”字样,加盖企业公章和法人章,填写被背书银行名称。
  ​电子票据:通过银行系统在线操作,系统自动生成背书信息并加密传输。
  ​交付票据:
  将纸质票据原件或电子票据发送至银行,银行审核通过后代为发起收款请求。
  ​款项到账:
  银行收到付款后,将资金划转至持票人账户,并收取手续费(通常为票面金额的0.05%-0.1%)。
  示例表格:委托收款背书内容
委托收款背书内容
项目 内容
票据类型 银行承兑汇票
票面金额 人民币壹佰万元整(¥1,000,000)
背书栏记载 “委托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收款”
签章 甲公司公章 + 法人代表张三私章
  实务风险与注意事项
  ​禁止混淆转让与委托:
  若未标注“委托收款”字样,可能被误认为转让背书,导致票据权利转移(如某企业因漏写字样,被法院判定为票据已转让,损失100万元)。
  ​防范“隐存委托”风险:
  部分企业通过普通转让背书形式私下约定委托收款(即“隐存委托”),但法律上仍视为转让行为,易引发权属纠纷。
  ​电子化趋势:
  2025年电子票据占比超90%,委托收款背书全程线上化,系统自动校验背书连续性并留存区块链存证,降低操作风险。
  ​与质押背书的区别
  ​例子:C公司用汇票向银行贷款时办理质押背书,若C公司违约,银行可直接兑付汇票抵债;而委托收款背书中,银行只能代收款项并转交C公司。
​委托收款背书​与质押背书的区别
对比维度 委托收款背书 质押背书
目的 代收款项 担保债务履行
权利性质 代理权(不转移所有权) 质权(可优先受偿)
再背书权限 仅限委托收款 可进行委托收款,不可转让
典型场景 企业委托银行收款 企业以票据为抵押向银行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