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捐赠收入,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白拿”的钱或东西。这里的“白拿”指的是其他企业、组织或个人无偿送给企业的资产,既包括现金、银行存款(货币性资产),也包括设备、原材料、房产等非货币性资产。接受捐赠收入的核心是​“无偿性”​——企业不需要支付对价,也不需要通过销售商品或服务来换取这些资产。
接受捐赠收入是什么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
  小明开了一家服装厂,2025年3月,一家布料供应商将价值10万元的库存布料免费送给他。这10万元的布料就是服装厂的接受捐赠收入,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比其他收入:
  ​卖货收入:服装厂卖出衣服赚的钱(属于正常经营收入);
  ​政府补贴:政府为鼓励环保生产发放的补贴(属于其他收入);
  ​接受捐赠收入:仅限无偿获得的资产,与经营行为无关。
  哪些“白拿”需要交税?
  以下情况均属于接受捐赠收入:
接受捐赠收入
类型 例子
货币性资产 企业收到慈善机构捐赠的现金、银行转账
非货币性资产 其他企业赠送的机器设备、原材料、车辆、专利技术
特殊形式资产 个人无偿赠与企业的房产、股权等
  例外情况:
  ​股东注资:股东向企业增资属于投资行为,不计入捐赠收入;
  ​员工福利: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如节日礼品)不计入捐赠收入。
  什么时候确认接受捐赠收入?
  接受捐赠收入的确认遵循​“实际收到资产”​原则,具体分两种情况:
  ​货币性资产:以现金到账或银行存款增加的日期为准。
  例子:2025年3月10日,某基金会向企业转账捐赠50万元,企业3月11日到账,则3月11日确认收入。
  ​非货币性资产:以资产实际交付并完成权属转移的日期为准。
  例子:某公司捐赠一台设备给服装厂,2025年3月15日完成设备运输和产权过户,则3月15日确认收入。
  特别注意:
  ​未实际交付的捐赠承诺​(如签合同约定未来捐赠)不计入收入;
  ​分期交付的资产需按实际收到部分分期确认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