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汇(Telegraphic Transfer,T/T)是指汇款人委托银行通过电子通讯方式(如电报、电传或SWIFT系统)向汇入行发出付款指令,指示其向指定收款人支付款项的汇兑结算方式。电汇属于顺汇范畴,是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初级会计考试中,电汇作为高频考点,要求考生掌握其操作流程、会计处理及适用场景,尤其聚焦于《初级经济法基础》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相关规范。
电汇是什么  电汇的三大核心特征
  电汇区别于其他汇兑方式的核心特征在于其效率性与安全性,这些特征是初级会计考试中选择题和辨析题的常考内容。
  ​​高效性:资金到账速度最快​​
  电汇通过加密电讯指令(如SWIFT)传递信息,国内通常1-2个工作日到账,跨境最快可当日完成。例如,某科技公司需紧急支付10万美元专利费至美国合作伙伴,选择电汇确保资金当日到账,避免合同逾期违约金。​​初级会计考点提示​​:在2024年真题中,曾要求考生比较汇兑方式到账时间(电汇>票汇>信汇),分值占比约5%。
  ​​成本较高:手续费与电讯费叠加​​
  手续费按汇款金额的0.1%–0.2%收取(最低10元,最高50元),另加电讯费50–200元。
  ​​安全性:依赖密押与系统验证​​
  汇出行需在指令中添加密押(Testkey),汇入行核验无误后方可解付,防止欺诈。​​法规依据​​:《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大额电汇需审核汇款用途真实性,如贸易背景需提供合同发票。
  电汇操作流程的四个关键步骤
  电汇流程分为申请、指令发送、解付及入账四个环节,初级会计考试要求考生熟悉全流程及会计分录。
  ​​汇款申请与材料提交​​
  汇款人填写电汇申请书,提供收款人名称、账号、开户行SWIFT代码及汇款用途。企业需附加营业执照副本,个人需身份证件。​​案例说明​​:服装出口企业向孟加拉供应商支付5万美元原料款,需提交采购合同供银行审核反洗钱风险。
  ​​银行审核与指令发送​​
  汇出行审核申请书要素(如金额大小写一致性、签章与预留印鉴匹配),通过SWIFT系统发送加押指令。​​会计处理​​:银行生成“汇出汇款”负债科目:
  借:活期存款——汇款人(本币)
         贷:汇出汇款(本币)
  ​​汇入行解付与风险管控​​
  汇入行核验密押后,将款项划入收款人账户。若信息异常(如账号冻结),则挂账待查。​​
  ​​资金入账与通知机制​​
  收款人账户实时更新余额,银行发送短信或邮件通知。​​会计分录示例​​(收款人视角):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或主营业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