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汇(Mail Transfer,M/T)是指汇款人向银行交付本国货币,由银行开具付款委托书并通过航空邮寄至国外分行或代理行,委托其向指定收款人解付外汇资金的汇兑结算方式。信汇属于传统顺汇方式,与电汇(T/T)、票汇(D/D)共同构成汇兑业务的三大类型。在初级会计考试中,信汇作为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重点内容,需考生深入理解其操作流程、会计处理及实务应用场景。
信汇是什么  信汇的核心特征与实务定位
  ​​1.低成本与时效性平衡​​
  信汇以纸质委托书邮寄为核心,手续费仅为电汇的30%-50%(国内信汇手续费约10-50元),但资金到账需3-5个工作日(跨境可能超1周)。​​初级会计考点提示​​:在《初级经济法基础》第三章中,明确要求考生对比三类汇兑方式的成本与效率差异,例如题目:“下列汇兑方式中到账时间最长的是?(答案:信汇)”。
  ​​2.不可转让性与安全性局限​​
  信汇委托书禁止流通转让,仅限指定收款人解付。但因依赖邮政系统,存在委托书丢失、信息泄露风险,实务中已逐渐被电子化结算替代。​​案例说明​​:某农产品出口企业2019年通过信汇向泰国买家收取货款,因邮件延误导致资金延迟45天到账,险些引发合同违约。
  ​​3.适用场景的特殊性​​
  当前信汇主要用于:
  ​​非紧急小额支付​​:如个人赡养汇款、慈善捐赠;
  ​​特定国际贸易条款​​:如信用证中“单到国内,信汇付款”条款,允许进口商验单后付款。
  信汇特点
  第一,银行可短期无偿利用信汇资金。由于信汇邮递在途时间较长,因此汇出行可占用一段邮递时间内的信汇资金。
  第二,信汇费用相对较低。由于信汇的成本低于电报、电传,并且银行收取较少的手续费用,因而,在以前的汇款中信汇所占的比例较大。
  第三,信汇资金的转移速度较慢。信汇通过航空邮至汇入行,汇款在途时间较长,收款时间较慢。
  缺点:信汇方式存在收款周期长,安全性不强,不利于查询等缺点;在实际业务中,信汇极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