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租赁:房东与租客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租金标准和权利义务;
遗嘱公证:老人自主决定遗产分配方案,无需继承人同意即生效。
与消极行为(如未履行合同义务)不同,积极行为的特征在于通过具体行动实现法律意图。例如,网购退换货需消费者主动发起申请(积极行为),而商家未按时发货则构成消极违约。
分类体系:积极行为的“法治图谱”
(一)按参与主体划分
单方积极行为
自主决策:订立遗嘱、发布悬赏广告;
即时生效:将旧手机丢入回收箱视为放弃所有权。
双方积极行为
合同缔结:买卖双方签署购房协议,约定过户时间和付款方式;
对价履行:租客按月支付租金,房东提供维修服务。
多方积极行为
合伙协议:三人签署文件共同经营咖啡馆,明确出资比例和利润分配;
公益捐赠:五家企业联合签署承诺书,定期向山区学校捐赠物资。
(二)按法律效果划分
行为类型 | 生活实例 | 法律特征 |
---|---|---|
财产行为 | 购买理财产品、转让车辆所有权 | 直接引起物权或债权变动 |
身份行为 | 婚姻登记、收养协议 | 改变亲属法律关系 |
复合行为 | 直播平台签约主播协议 | 兼具财产关系与人身属性 |
(一)生效要件
主体合格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自主签约(如成年人签署劳动合同);
未成年人购买高价商品需监护人追认(如12岁儿童网购万元手机)。
意思真实
排除欺诈胁迫:商家虚构“限量秒杀”诱导消费可撤销;
避免重大误解:误将普通玉石当作翡翠高价购买可申请变更。
内容合法
禁止违法交易:买卖野生动物制品合同无效;
符合公序良俗:遗嘱不得剥夺缺乏劳动能力继承人的必要份额。
(二)特殊效力规则
即时生效:电子合同签署后立即约束双方;
附条件生效:创业团队约定“获得投资后启动项目”;
可撤销性:受欺诈签订的加盟协议可在1年内撤销。
生活图鉴:身边的“积极行为档案”
(一)消费领域
数字签约
操作实例:租房平台电子合同签署,系统自动记录签约时间戳;
法律意义: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效力,防止后期抵赖。
直播购物
合规要点:主播需明示商品瑕疵,不得虚假宣传“全网最低价”;
违法后果:销售三无产品需退一赔三。
(二)财产管理
虚拟交易:游戏账号买卖需保存充值记录作为维权证据;
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自动执行条款,触发物流发货。
(三)家庭关系
婚姻自主:双方自愿登记结婚,排除包办婚姻;
遗产规划:公证遗嘱可避免“身后事”引发家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