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名预付卡
定义:需绑定持卡人身份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类似于实名制电子钱包。
实名要求:购买时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并在发卡系统中登记身份信息。
例子:某企业为员工办理的福利卡(需绑定工号和身份证)、中国银行发行的长城记名预付卡。

定义:无需登记身份信息,即买即用,类似“匿名消费券”。
实名要求:仅一次性购买超过1万元时需实名认证。
例子:超市发行的家乐福购物卡、公交一卡通(如北京地铁卡)。
通俗对比:记名卡像“实名制火车票”,丢了可补;不记名卡像“电影票”,谁捡到谁用。
二、资金限额与有效期
资金限额
记名卡:单张最高充值5000元,适合大额消费或企业福利。
案例:某公司采购5000元商通卡作为客户礼品,需通过银行转账购买并登记企业信息。
不记名卡:单张最高充值1000元,适合小额日常消费。
案例:便利店推出“满100送20”促销卡,用户现金购买后可直接使用。
有效期
记名卡:永久有效,且可无限次延期。
不记名卡:有效期至少3年,过期后需通过延期、激活或换卡继续使用。
风险提示:某消费者忘记2019年购买的超市卡,2025年发现已过期,需到柜台激活才能恢复余额。
三、功能与服务差异
挂失与赎回
记名卡:支持挂失、冻结和赎回,保障资金安全。
案例:小明丢失美容院记名会员卡后,凭身份证挂失并补办新卡,原余额自动转移。
不记名卡:不可挂失、不可赎回,丢失即损失。
风险案例:李女士将1000元不记名餐饮卡放办公室,被同事捡到后直接消费完毕。
使用场景
记名卡:
企业场景:员工福利、客户礼品(需合规入账并代扣个税)。
个人场景:医美会员卡、教育培训预付费(需绑定身份以防纠纷)。
不记名卡:
零售场景:超市购物卡、餐饮储值卡(即买即用无需登记)。
临时消费:展会门票卡、短期促销卡(如“双十一”电子券)。
四、风险与合规要求
资金安全
记名卡:资金受央行备付金监管,发卡机构需定期报送数据,降低挪用风险。
不记名卡:资金安全性较低,若发卡机构破产,消费者可能无法追回余额。
合规操作
记名卡:
企业购买需通过银行转账,个人单次购卡超5万元需实名。
合规案例:某公司采购300张福利卡,每张4800元,需向发卡机构提供营业执照和转账凭证。
不记名卡:
禁止使用信用卡购买或充值,防止套现风险。
违规案例:王某用信用卡购买10张1000元超市卡,被银行监测后冻结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