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力清单:
税款征收权(追缴欠税、税收保全)
税务管理权(登记、申报、发票管理)
行政处罚权(对偷逃税行为罚款)
税务检查权(查账、调取交易记录)
责任边界:
不得擅自减免或多征税款
提供纳税咨询和税法宣传
为纳税人保密商业秘密
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图谱:
知情权(了解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权(享受减免政策)
法律救济权(申请行政复议)
义务清单:
按时申报并缴纳税款
配合税务机关检查
提供真实涉税信息
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并非对等——税务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强制权力,纳税人则需履行法定责任。就像交通规则中交警与司机的关系:交警有权开罚单,司机必须遵守交规,但双方都受法律约束。
案例:奶茶店里的"权利义务切片"
例1:征税者的"权力工具箱"
某奶茶店月销售额XX万元:
检查权:税务机关突击检查收银系统数据
处罚权:发现瞒报XX万元收入,罚款XX万元
保全权:冻结账户确保罚款入库
例2:纳税人的"权利护盾"
店主小王行使权利:
知情权:要求查看处罚依据的法律条文
申辩权:提供银行流水证明不存在瞒报
救济权:对错误处罚申请行政复议
例3:权利义务的"动态平衡"
经核查,税务机关撤销处罚并道歉,小王补缴真实税款。这印证了:强制权力需要法定程序约束,纳税人权利需要法律渠道保障。
常见误区破解局
误区1:"税务局想收多少就收多少"
真相:税务机关必须按税法执行。2024年某市税务局局长因擅自减免税款被追责,印证"法无授权不可为"。
误区2:"纳税人只有义务没权利"
案例:某企业成功申诉退还多缴税款500万元,证明纳税人享有合法救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