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征一:长期持有性——立足战略布局,非短期套利
长期持有性指企业不以短期交易获利为目的,而是通过持股实现控制供应链、技术协同或市场渗透等战略目标。
1.持有期限超1年
会计准则明确要求投资期限至少一年以上,否则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资产)。
案例:奶企持股牧场公司15%股权,合同约定5年内不得转让,确保原奶稳定供应。
2.退出机制复杂
股权退出需经历评估定价(1-3个月)、协议谈判(如国资审批耗时半年)、交割过户等多环节,无法快速变现。
3.与流动资产的核心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如股票)关注短期价差,而长期股权投资聚焦被投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如年度分红、技术共享)。
特征二:风险收益并存性——高回报伴随高风险
风险收益并存性指投资企业共享被投企业经营成果(如分红、资产增值),但也承担其亏损或破产风险。
1.收益来源多元化
被动收益:按持股比例获取现金分红(如科技公司参股芯片厂获年度股息200万元)。
主动收益:通过影响决策降低自身成本(如零售企业控股物流公司后,运输成本下降15%)。
2.风险传导机制
经营风险:被投企业亏损直接拉低投资方利润(如房企持股建材厂破产,计提减值损失800万元)。
市场风险:行业政策变动(如新能源补贴退坡)导致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下跌30%。
要求每年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需计提减值准备,且不得转回(防止利润操纵)。
特征三:权益绑定性与复杂核算性——深度绑定与专业计量
权益绑定性体现为投资方通过持股参与被投企业治理(如派驻董事);复杂核算性指会计处理需根据持股比例选择成本法或权益法。
1.权益绑定的三种层级
控制权(持股>50%):决定财务政策(如电商平台控股支付公司,整合交易系统)。
重大影响(持股20%-50%):参与技术决策(如药企持股生物实验室25%,主导研发方向)。
共同控制(合同约定):与合作方共同管理合营企业(如两家车企合资设立电池厂)。
2.核算方法的差异化应用
核算方法 | 适用场景 | 核心规则 |
---|---|---|
成本法 | 控制性投资(子公司) | 初始成本入账,分红计入投资收益,被投企业盈亏不影响投资账面价值
|
权益法 | 合营/联营企业 | 按持股比例确认被投企业净损益,调整投资账面价值(如确认亏损300万元)
|
成本法:饮料集团控股瓶装厂60%,年度分红500万元→贷记“投资收益”。
权益法:建材公司参股水泥厂30%,水泥厂年利润1,000万元→确认投资收益300万元并调增股权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