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投资是指企业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如利息、本金),且通过“持有至到期”策略管理的债务工具投资​​。这类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归类为非流动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核心特征为​​“固定收益+持有至到期意图”​​。例如,某企业购买5年期国债500万元(年利率3.5%),计划持有到期收取本息,即属于债权投资。​​掌握其定义是《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初级会计考生需通过“合同现金流+业务模式”双维度精准判定​​。
资产负债表中的债权投资项目  本质特征:三大核心属性解析
  ​​1.以收取合同现金流为唯一目的​​
  ​​合同现金流特征​​:投资回报仅含本金和利息(不含价格波动收益)。
  ​​反例​​:若投资目标包含买卖价差(如股票、可转债),则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案例对比​​:
  ​​债权投资​​:持有某省政府债券(年息4%,到期收回本金);
  ​​非债权投资​​:购买上市公司可转债(可能转股获利,不满足合同现金流特征)。
  ​​2.业务模式为“持有至到期”​​
  ​​管理意图明确​​:企业有能力和意愿持有资产到期(如签订“持有至到期”投资决议)。
  ​​例外排除​​:
  若计划提前出售(如银行因流动性需求抛售债券),则重分类至其他金融资产类别。
  ​​3.按摊余成本计量​​
  ​​计量规则​​:
  初始按公允价值入账(含交易费用);
  后续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调整账面价值(摊余成本)。
  ​​计算示例​​:
  某公司以980万元购入面值1,000万元的3年期债券(票面利率5%,实际利率6%):
  首年利息收入=980万×6%=58.8万元;
  年末摊余成本=980万+58.8万-50万(票面利息)=988.8万元。
  实务应用:三类典型债权投资场景
  ​​1.政府债券:低风险稳健收益​​
  ​​案例​​:某制造企业购入财政部发行的5年期国债2,000万元(年利率3.2%),计入债权投资。
  ​​特征​​:
  信用风险趋近于零(如国债违约概率<0.01%);
  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26条)。
  ​​2.金融债券:银行与非银机构发行​​
  ​​类型​​:
  商业银行债券(如工商银行发行5年期债券,年息4.5%);
  政策性金融债(如国开行“债随贷走”专项债)。
  ​​风险控制​​:
  仅投资AAA级债券(如某保险公司风控要求:评级<AA+不得买入)。
  ​​3.企业信用债:高收益伴随风险​​
  ​​典型案例​​:
  某基金公司持有万科集团发行的3年期公司债(年息6%,评级AAA);
  ​​风险警示​​:若发行人信用恶化(如某房企债券评级降至BB),需计提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