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预收款项与递延收益:客户预付款项
定义:已收款但未交付商品或服务的义务,需在履约后转为收入。
典型案例:
预收学费:培训机构收取学员年度课程费12万元(分月授课,未完成课时计入负债);
储值卡余额:超市发行购物卡收入50万元(客户消费前属其他流动负债)。
风险提示:若无法履约(如培训机构倒闭),需退还资金并确认损失。
2.预提费用与预计负债: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义务
定义:费用已发生但未支付,或未来可能支付的或有债务。
常见项目:
产品质量保证金:汽车厂按销售额3%计提维修基金(如年销1亿元,计提300万元);
未决诉讼赔偿金:科技公司因专利纠纷预提赔偿款80万元(法院判决前暂列负债)。
计量规则:按历史数据或合理估计确认(如质量保证金=历史返修率×当期销售额)。
3.特殊短期金融债务:融资性工具
定义:一年内到期的非核心金融债务。
具体类型:
短期融资券:房企发行90天商业票据融资1亿元(到期前计入);
质押贷款:物流公司以仓库质押获短期贷款200万元(需6个月内偿还)。
行业特性:业务模式如何影响负债构成
1.制造业:预提费用主导
典型场景:产品质量保证金占比高(如家电企业计提标准达销售额5%);
管理痛点:过度预提侵蚀利润(某机械厂因计提比例过高致利润虚降20%)。
2.服务业:预收款项为核心
特殊项目:会员预付费、课程储值金(如健身俱乐部预收年费占负债60%);
行业风险:客户集中退款引发挤兑(某教育机构30%学员退课致现金流危机)。
3.电商与建筑业:合同相关负债突出
电商平台:双11预售定金(收货前不可冲抵货款);
建筑企业:工程进度预收款(按完工百分比逐步结转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