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动负债合计由以下四类主要项目加总形成:
1.短期金融负债:需支付利息的融资债务
定义:为补充流动资金借入的带息债务。
典型项目:
短期借款:银行1年期贷款(如制造企业借款200万元,年息5%);
应付票据: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如某公司签发3个月期票据100万元)。
行业案例:房企发行180天融资券1亿元(计入流动负债合计)。
2.经营性负债:无息运营债务
范围:日常经营中产生的无息债务。
常见类型:
应付账款:赊购原材料欠款(如食品厂欠面粉供应商50万元);
预收款项:提前收取客户资金(如健身房预收年费120万元);
应付职工薪酬:未发放工资及社保(如科技公司欠员工薪酬80万元)。
风险提示:应付账款账期过长(如超90天)可能影响供应链关系。
3.预提费用与或有负债:基于权责的待付义务
定义:费用已发生但未支付,或可能支付的或有债务。
实例:
预提维修费:汽车厂按销售额3%计提质量保证金(年提300万元);
未决诉讼赔偿:企业因纠纷预提赔偿款50万元(判决前暂列负债)。
4.其他流动负债:特殊短期债务
包括:
应交税费:增值税、所得税等(如某企业月末应交税费60万元);
合同负债:已收款未履约义务(如建筑公司工程预收款500万元)。
行业特性:
电商企业“双11预售定金”计入合同负债;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应退额”列为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的计算逻辑:加总规则与实务要点
1.计算公式
流动负债合计=短期金融负债+经营性负债+预提费用+其他流动负债
示例:某物流公司数据:
短期借款:300万元
应付账款:200万元
预提费用:50万元(车辆维修基金)
应交税费:30万元
→合计=300+200+50+30=580万元
2.加总原则
时间标准:所有项目需满足“一年内清偿”条件(如超期应付账款需重分类);
计量规则:按账面价值加总(如预提费用按合理估计计量)。
3.常见错误规避
误纳长期负债:将2年期贷款利息计入短期借款(本金属非流动负债);
重复计算:应付票据已包含在短期金融负债中,不可单独再加。
财务意义: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压力计”
1.偿债能力分析的核心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健康值:1.5-2.0(如流动资产1,500万元,流动负债1,000万元→比率1.5);
风险案例:某零售企业流动负债合计2亿元,流动资产仅1.2亿元→流动比率0.6(濒临破产)。
2.现金流管理的关键依据
债务集中到期风险:
若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占比过高(如某企业占比70%),易引发兑付危机;
经营效率体现:
应付账款周转率=采购成本÷平均应付账款(如周转率6次/年,反映议价能力)。
3.融资与投资决策参考
银行风控:流动负债合计过高(如占负债总额80%)的企业贷款难获批;
投资者警示:某教育机构预收学费占流动负债60%,退款风险高(如学员退课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