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可资本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期间费用与产品的生产或制造过程无关,因此无法计入存货成本或资产价值。例如:
管理费用:总部办公楼折旧费;
财务费用:短期借款利息支出;
销售费用:某奶茶品牌在短视频平台投放的50万元广告费,即使当月产品未全部售出,该费用仍全额计入当期损益。
2.无特定成本归集对象
期间费用服务于企业整体经营活动,而非特定产品。例如:
服装企业全国门店的租金(即使部分门店库存未售完);
快消品企业的“618”促销活动费(覆盖全品类商品)。
3.期末无余额,全额结转利润表
作为损益类科目,期间费用在期末通过“本年利润”账户结转清零,不进入资产负债表。例如:
某电商企业4月支付物流合作费80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销售费用—运输费80万
贷:银行存款80万
月末结转:借:本年利润80万,贷:销售费用80万。
销售费用为何被归类为期间费用?
1.与销售活动直接相关,但非生产性支出
典型构成:广告费、运输费、销售佣金、专营店租金等。
反例对比:
生产手机屏幕的原材料成本→营业成本(与产品直接相关);
销售手机的电商平台推广费→销售费用(与销售行为相关)。
2.行业案例印证费用属性
汽车企业:新车发布会费用(计入销售费用),与生产线设备折旧(计入制造费用)本质不同;
医药企业:若将药品学术推广费错误计入药品生产成本,会虚增存货价值,扭曲财务报表。
3.利润表逻辑的必然要求
在利润表中,期间费用与营业成本分属不同环节: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成本:反映产品生产效率(如手机芯片成本);
销售费用:反映市场策略效率(如手机广告费)。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中,销售费用的核算规则是“利润表编制”章节的核心考点,常见题型包括:
归类判断题(如:销售部门差旅费→销售费用;工厂设备维修费→制造费用);
利润计算题:若错误将100万元销售运费计入管理费用,会虚增营业利润100万元。
三大混淆点辨析
销售费用vs.制造费用:
销售网点水电费→销售费用(期间费用);
生产车间水电费→制造费用(最终转入产品成本)。
销售费用vs.营业成本:
家具运输费→销售费用;
生产家具的木材成本→营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