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工程不属于存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初级会计实务》教材的相关定义,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将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而在建工程是企业正在建设但尚未完工的固定资产项目,属于​​非流动资产​​,其核心目的是形成长期资产而非短期出售。
在建工程属于存货吗?  本质属性差异:流动性与持有目的
  ​​1.存货的流动性特征​​
  存货的核心特征是​​高流动性​​,其形态在生产销售环节中持续转化(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商品),通常在1年内变现。例如:
  制造业企业的原材料(如钢材)、半成品(如未组装完的零件);
  贸易企业的库存商品(如待售的电子产品);
  房地产企业的开发产品(建成待售的商品房)。
  ​​关键点​​:存货的持有目的是​​直接出售或投入短期生产周转​​,其价值通过销售一次性转移。
  ​​2.在建工程的资本化属性​​
  在建工程是固定资产的​​过渡形态​​,表现为长期资产的“半成品”,例如:
  某工厂新建的生产线(已安装设备但未调试完成);
  某公司自建办公楼(主体完工但未验收)。
  ​​核心区别​​:在建工程持有目的是​​形成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属性使其变现周期远超1年,且价值通过折旧逐步转移。
  ​​3.政策依据的刚性边界​​
  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物资(如工程用钢材、水泥),应作为工程物资核算,归入在建工程范畴,不属于存货”​​。
  报表列示差异:流动资产vs非流动资产
  ​​1.资产负债表的分类逻辑​​
  ​​存货​​:列示于​​流动资产​​项下,因其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例如:
  某机械厂的库存设备(存货)若1年内未售出,需计提跌价准备。
  ​​在建工程​​:列示于​​非流动资产​​项下,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并列。例如:
  某芯片厂在建的光刻机车间,即使投入资金2亿元,仍属于非流动资产。
  ​​2.会计科目核算的独立性​​
  存货相关科目: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
  在建工程相关科目:工程物资、在建工程(下设“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等明细)。
  ​​实务案例​​:
  某建筑公司购入钢材:
  若用于施工项目(如搭建厂房),计入​​工程物资​​(非流动资产);
  若用于生产钢结构产品出售,计入​​原材料​​(存货)。
  ​​3.减值处理的规则差异​​
  ​​存货跌价准备​​: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且​​可转回​​(如原材料价格回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仅当项目长期停建或技术淘汰时计提,​​不得转回​​(防止利润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