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决诉讼或仲裁(如企业被起诉可能支付的赔偿);
债务担保(如为关联方贷款承担连带责任);
重组义务(如关闭门店需支付的员工遣散费);
固定资产弃置义务(如化工厂未来拆除设备的环保费用)。
在《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中,预计负债是核心考点,考生需严格区分其与或有负债的界限,并掌握确认条件。
五类常见预计负债的判定标准与案例
1.产品质量保证:销售环节的隐性成本
定义:企业因销售商品承诺保修服务而承担的现时义务。
案例:某奶茶店销售智能水杯1万个,承诺1年内免费维修。根据历史数据,故障率约3%,单次维修成本50元,需计提预计负债15万元(10,000×3%×50)。
会计处理:借记“销售费用”,贷记“预计负债”。
2.未决诉讼:法律纠纷的财务预留
判定标准:诉讼已立案,败诉概率>50%且赔偿金额可合理预估。
案例:教育机构因课程纠纷被起诉,律师评估败诉概率70%,最可能赔偿100万元。需全额确认预计负债,计入“营业外支出”。
易错点:若败诉概率≤50%,仅需披露为或有负债,不得确认负债。
3.债务担保:连带责任的财务风险
特征:被担保方无法偿债时,企业需代为清偿。
案例:制造企业为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子公司因经营困难可能违约。若银行已催收且子公司现金流枯竭,需按担保金额的80%计提预计负债。
4.重组义务:结构调整的直接成本
范围:仅包含直接支出如强制遣散费、租赁合同撤销费,不包括员工培训等间接成本。
案例:服装集团关闭华东地区门店,董事会决议支付遣散费300万元。需在决议公告日确认预计负债。
5.弃置义务:长期资产的终局成本
适用对象:核电站、油田等需未来拆除或恢复环境的固定资产。
案例:化工厂购置设备时预估30年后拆除费用500万元,按现值(如折现后300万元)计入设备成本,分期计提利息。
初级会计提示:房企待售商品房属于存货,环保企业垃圾填埋场的恢复义务才属于弃置义务。
确认与计量的三大核心规则
1.确认条件:缺一不可
现时义务:已签订合同或法定义务(如环保部门责令整改);
很可能流出:经济利益流出概率>50%(如败诉概率60%);
金额可靠计量:需科学预估(如历史维修数据加权平均)。
2.计量方法:分场景精准估算
连续范围法:若赔偿金额在100万~200万元间且概率均等,按中位数150万元确认。
最可能金额法:未决诉讼可能赔偿80万元(概率60%)或40万元(概率40%),按80万元确认。
概率加权法:产品质量保证涉及多件商品,按故障率×销量×单件维修成本计算。
3.后续调整:动态跟踪
案例:年初计提诉讼赔偿100万元,年中证据显示赔偿额升至150万元,需补提50万元计入“营业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