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资产负债表中“非流动资产”项下的特殊科目,专指企业持有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通俗地说,它就像企业的“战略储备金”——持有的股权不为短期买卖赚钱,而是出于长期战略目的(如技术合作、资源锁定),其股价波动不影响当期利润,仅影响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在《初级会计实务》中,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核心考点之一​​,考生需重点掌握。例如,某物流企业持有港口公司8%股权,不参与管理,年度分红计入利润表,股权公允价值波动仅调整资产负债表权益部分。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三大核心特征
  1.​​非交易性目的:立足长期战略,非短期套利​​
  企业持有这类资产​​不以短期买卖获利​​为目标,而是服务于战略需求(如技术储备、供应链稳定)。若存在“近期出售”意图或短期获利模式,则需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案例​​:某新能源企业参股锂矿公司5%股权,仅锁定原材料优先采购权,股价涨跌不计入利润表。
  2.​​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隔离市场波动​​
  ​​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入账(如支付100万元购股权,含1万元交易费,则成本为101万元)。
  ​​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如股权增值20万元)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非当期损益,避免利润表波动。
  3.​​无重大影响:持股比例低,无控制权​​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构成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通常持股<20%)。若存在重大影响,则需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反面案例​​:若某公司持有子公司30%股权并派驻董事,应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而非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四大内容类别与典型场景
  1.​​战略储备型投资:抢占资源与技术高地​​
  企业为获取核心技术或稀缺资源而持股。
  ​​案例​​:医疗集团持有生物科技公司15%股权,获取基因编辑技术优先使用权,股价波动3.2亿元仅影响资产负债表权益。
  2.​​财务投资型工具:长期分红收益为主​​
  持有非上市公司股权或限售股,依赖分红获利。
  ​​案例​​:私募基金持有合伙企业份额,年度分红30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1.5亿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协议绑定型投资:以股权换取专属权益​​
  通过持股获取合同约定的特定权益(如渠道、折扣)。
  ​​案例​​:外贸集团以9%股权置换海外港口专属泊位使用权,物流成本降低18%,港口吞吐量增长可触发折价增持条款。
  4.​​风险对冲型配置:分散行业政策风险​​
  非主业投资用于对冲经营风险。
  ​​案例​​:建筑企业投资环保科技公司7%股权,对冲传统业务环保政策风险,年度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