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中,该知识点是核心考点,需结合重分类规则理解。
流动负债与长期应付款的本质区别
1.偿还期限:时间界限是核心
流动负债:需在1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
长期应付款:偿还期>1年,用于购置长期资产(如设备融资租赁、分期付款购固定资产)。
案例:房地产企业分期支付工程设备款(期限3年),初始计入长期应付款;但若次年需支付30%,则该部分重分类为流动负债。
2.业务目的:资产绑定是关键
流动负债:用于日常经营周转(如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
长期应付款:与长期资产直接挂钩(如冷链货车、CT机),形成“资产-负债”同步确认。
3.利息处理:隐含成本需识别
长期应付款常含隐性融资成本(如分期付款的利息),需按现值入账并分摊利息。
流动负债通常无附加利息(如应付账款)。
初级会计提示:若错误将融资租赁款计入流动负债,会扭曲偿债能力指标(如流动比率虚高),误导报表使用者。
实务中的重分类规则:一年内到期部分的处理
1.重分类条件
当长期应付款的到期日≤1年时,需转入流动负债项下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2.错误案例:未重分类的后果
风险暴露:某企业未将1年内到期的融资租赁款500万元重分类,导致短期偿债能力虚高,引发银行抽贷危机。
3.报表披露要求
附注需说明重分类金额、债权人及到期日。
若存在抵押(如设备质押),需额外披露担保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