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为获取控制权、重大影响或长期战略利益而持有的其他企业股权,持有期通常​​超过一年​​,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于​​非流动资产​​项下。其核心内容包括三类:
  ​​对子公司的投资​​(控制权,通常持股>50%)
  ​​对合营企业的投资​​(共同控制,合同约定共决权)
  ​​对联营企业的投资​​(重大影响,通常持股20%-50%)。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哪些内容?  ​​通俗解释​​:
  ​​子公司​​:如同父母管理未成年子女,拥有绝对话语权(如科技集团持有芯片厂60%股权,主导技术研发)。
  ​​合营企业​​:类似夫妻共同购房,需双方同意重大决策(如两家车企各出资50%建电池厂,共享技术)。
  ​​联营企业​​:像亲友参股小店,可提建议但不主导(如物流公司持股港口公司25%,参与航线规划)。
  在《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中,长期股权投资是​​核心考点​​,考生需掌握分类标准及实务案例。
  按控制程度分类的三大核心内容
  1.​​对子公司投资:绝对控制权​​
  企业通过持股​​超过50%表决权​​或协议控制,主导被投资单位财务与经营决策。
  ​​案例​​:母婴品牌控股奶粉厂80%股权,整合生产线并合并报表。
  ​​特殊情形​​:持股<50%但通过协议拥有实质控制权(如任命多数董事)。
  2.​​对合营企业投资:共同控制权​​
  多方按合同约定​​共享控制权​​,重大决策需一致同意。
  ​​判定关键​​:合同明确约定共管(如新能源公司与国资合资建电站,双方审批预算)。
  ​​风险点​​:若未达成一致则项目停滞(如港口扩建因股东分歧延期)。
  3.​​对联营企业投资:重大影响力​​
  企业持股​​20%-50%​​,可参与决策但无控制权。
  ​​重大影响形式​​:
  派驻董事(如药企在生物实验室董事会占1席)
  提供关键技术(如软件公司向参股企业授权专利)。
  ​​例外​​:持股<20%但签署战略协议(如零售公司持股15%的物流企业,约定优先配送权)。
  按取得方式分类的具体内容
  1.​​货币资金取得:现金支付为主流​​
  ​​初始成本​​:购买价款+直接税费(如A公司支付1亿元购B公司30%股权,另付律师费50万元→成本1.005亿元)。
  ​​陷阱规避​​: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需单独确认(如支付1,000万元含100万元股利→长期股权投资成本900万元)。
  2.​​非货币资产置换:以物易股​​
  ​​计量规则​​:按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如C公司以估值500万元的设备换取D公司10%股权,确认投资成本500万元)。
  ​​特殊情形​​:补价影响成本(若收到补价100万元,则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
  3.​​其他方式:债务重组与捐赠​​
  ​​债务重组​​:按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计量(如E公司接受F公司以股权抵债1,200万元,原债权账面价值1,100万元→确认投资收益100万元)。
  ​​政府捐赠​​:按凭证金额或评估价入账(如开发区无偿授予科技公司子公司15%股权,按评估价2,000万元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