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因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存在暂时性差异,导致未来需多缴纳的所得税款​​。例如,某芯片企业2025年会计折旧费用1,000万元(加速折旧法),但税务折旧仅800万元(直线法),导致当期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若税率25%,则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200万×25%)。​​这一概念是《初级会计实务》核心考点,初级会计考生需通过“暂时性差异×税率”精准计算​​。
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本质特征:暂时性差异与未来纳税义务
  ​​1.暂时性差异的两种类型​​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定义​​: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未来需补税(如加速折旧导致前期少缴税,后期多缴);
  ​​案例​​:某医药公司研发支出会计处理:费用化800万元(利润表),税务要求资本化分5年抵扣→当期纳税调增600万元,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150万元(600万×25%)。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反例对比):
  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未来可抵税(如计提坏账),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
  ​​未来需支付税款​​:差异转回时导致应纳税额增加(如设备后期税务折旧<会计折旧时需补税);
  ​​企业持续盈利​​:若预计未来亏损(如某连亏3年企业),则无需确认递延负债。
  财务影响:跨期税负与报表管理
  ​​1.对利润表的影响:所得税费用调节器​​
  ​​计算公式​​:
  当期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
  ​​案例​​:
  某企业利润总额1,0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1,200万元(差异200万);
  应交所得税=1,200万×25%=3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新增=200万×25%=50万元;
  所得税费用=300万+50万=350万元。
  ​​2.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长期负债项​​
  ​​列示位置​​:非流动负债项下(因差异转回期>1年);
  ​​特殊处理​​:
  若差异1年内转回(如预收账款),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流动负债。
  ​​3.管理要点:差异转回与税率变动​​
  ​​差异转回监控​​:
  建立“差异台账”(如某设备差异5年内转回);
  ​​税率变动影响​​:
  若税率从25%升至30%,需调增递延所得税负债(如原负债50万→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