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资产:奶茶店购入的商用冰箱(预计使用5年,价值8,000元),用于长期制作冷饮;
存货:奶茶店库存的牛奶、茶叶(预计1个月内售出或消耗)。
在《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中,该知识点是资产分类的核心考点,要求考生掌握两类资产的界定逻辑。
本质差异:持有目的与周转周期的根本区别
1.持有目的不同
固定资产:服务于企业长期经营,价值通过折旧逐步转移(如食品厂的杀菌设备使用10年,分摊至产品成本)。
存货:用于短期销售或消耗,价值随交易一次性结转(如服装厂的布料制成成衣后售出,成本全额转入利润表)。
2.周转周期与变现能力
固定资产:周转周期长(>1年),无法快速变现(如处置旧设备需数月)。
存货:周转快(≤1年),直接支撑日常运营(如超市现金当日即可用于采购)。
初级会计易错点:
部分考生误将“在建工程”(如未完工厂房)视为存货,但其使用年限超1年,属于非流动资产。
实务区分标准:三类核心判定逻辑
1.定义与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需同时满足
(1)持有目的为生产/经营;
(2)使用寿命>1年;
(3)成本可靠计量(例:企业购入生产机床,原值50万元)。
存货:需满足
(1)为销售或生产耗用持有;
(2)预计1年内流转(例:汽车制造厂的轮胎库存)。
2.特殊场景辨析
自产设备vs库存商品:
企业自制流水线用于生产→固定资产;
同型号设备对外销售→存货。
工程物资的特殊性:
建厂房用的水泥、钢材(工程物资)属于非流动资产,最终转化为固定资产,不属于存货。
3.价值变动机制
固定资产:通过折旧系统性分摊成本(如运输车辆分5年计提折旧);
存货:通过跌价准备一次性调整价值(如过季服装按市价计提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