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长期资源属性
油气资产的本质是企业对油气资源的长期开采权(如20年采矿权)及配套设施的占用权。其经济价值需通过持续开采活动实现,周期通常远超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符合非流动资产的长期性特征。
示例:某油田企业取得某海域探矿权,有效期5年,相关支出需资本化至"油气资产"科目,分期计提折耗,而非计入流动资产。
2.递耗性价值转移模式
油气资产属于递耗资产(Wasting Asset),其价值随资源开采逐渐耗竭,通过折耗(非折旧)分摊成本至各期油气产品。这种价值转移模式与固定资产折旧存在本质差异,且周期与资源可采储量直接挂钩(如1亿吨储量的油田开采期可能达10年以上)。
对比说明:
固定资产(如油田办公楼):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价值转移基于物理损耗;
油气资产(如油井):按产量法计提折耗(例:当期开采量占总储量1%,则折耗额=账面价值×1%),价值转移基于资源消耗。
报表列示规则:独立科目与非流动定位
1.资产负债表中的专属列示
单独项目填列:在非流动资产类别下设置"油气资产"项目,按"原值-累计折耗-减值准备"计算净额填列。
辅助科目处理:
"油气勘探支出"、"油气开发支出"余额在"在建工程"项目反映;
"勘探费用"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2.与非流动资产的边界划分
属于非流动资产的项目:
探明矿区权益、生产井、集输管道等直接开采设施;
弃置义务现值(如未来封井环保费用折现计入资产成本)。
排除在外的资产:
辅助设备(如采油机、运输车辆)计入"固定资产";
短期开采工具(使用周期<1年)计入"周转材料"或"低值易耗品"。
3.实务操作案例
某石油公司2021年财报显示:
油气资产余额:8,167.88亿元,占总资产32.64%;
填列方式:原值10,000亿元-累计折耗1,500亿元-减值准备332.12亿元=净额8,167.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