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林:苹果园中盛果期的苹果树(树龄≥5年),可年产苹果10吨;
产畜:奶牛场的成年奶牛(≥2岁),年产奶量8吨;
役畜:农场用于犁地的耕牛(≥3岁),年耕作200亩土地。
在《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中,该知识点是核心考点,要求考生掌握其分类逻辑则。
核心分类:三类资产的特征与案例
1.经济林: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经济价值载体
特征:
生命周期长(>1年),如橡胶树、果树、油茶树;
成熟后稳定产出农产品(如苹果、橡胶)。
案例:
成熟期:荔枝园5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年产荔枝800公斤);
未成熟期:新栽种的3年树龄荔枝树(尚未挂果),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
2.产畜:直接产出农产品的动物资产
特征:
用于繁殖或产奶/蛋等(非肉用);
需达到生育/产奶年龄(如奶牛≥2岁)。
案例:
典型代表:蛋鸡场的产蛋鸡(年产蛋300枚),区别于肉鸡(消耗性生物资产);
排除项:未达产龄的幼畜(如3月龄小牛)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
3.役畜:提供劳务的动物资产
特征:
用于耕作、运输等生产服务(非直接产出农产品);
需具备劳动能力(如马、骆驼)。
案例:
农业应用:水稻种植区的耕牛(年耕作150亩稻田);
现代替代:机械化农场中,役畜已被拖拉机取代,此类资产减少。
初级会计易错点:
部分考生误将“肉猪”列为生产性生物资产,但肉猪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持有目的为出售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