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营业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直接挂钩
营业成本是为取得收入而直接付出的代价,需与营业收入严格配比,包括:
主营业务成本:如手机厂商销售手机耗用的芯片、屏幕等材料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如家具厂销售剩余木材的采购成本。
案例:奶茶店制作一杯奶茶的材料(茶叶、牛奶)和人工成本属于营业成本,需在销售奶茶时同步确认。
2.销售费用:为销售活动支付的间接代价
销售费用是为“卖出产品”而发生的间接消耗,与产品生产无关,特点包括:
不可资本化:如广告费、展览费、销售员工资,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无产品归集对象:如某服装品牌门店租金(即使当月商品未售完,租金仍全额计入销售费用)。
对比案例:
手机厂商的芯片采购成本→计入营业成本(与产品直接相关);
同款手机的电商平台广告费→计入销售费用(与销售行为相关)。
利润表中的位置与影响差异
在利润表中,两者分属不同环节,影响不同的利润指标:
1.列示逻辑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成本:紧邻“营业收入”下方,直接影响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销售费用:列于税金及附加之后,属于期间费用,直接影响营业利润。
2.对经营分析的差异化影响
营业成本率(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反映产品生产的效率(如制造业通常为60%-80%);
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反映市场推广效率(如快消品行业常超20%)。
异常信号:若企业销售费用率突增至30%,可能暴露渠道效率问题(如过度依赖高额广告投放);而营业成本率异常上升则可能因原材料涨价或生产浪费。
初级会计实务中的核心考点
1.科目性质与账务规则
营业成本:
借方登记已售商品的成本(如: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期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结转后无余额。
销售费用:
借方登记费用发生额(如:借:销售费用—广告费,贷:银行存款);
同样期末结转清零,但归属期间费用。
2.考生常见混淆场景
错误案例:将手机运输费计入营业成本→虚增毛利率(正确应计入销售费用);
营改增后,销售费用核算范围扩大(如新增电商平台推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