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销售费用:销售环节的附加成本
销售费用是促成商品交易的必要代价,与生产过程无关,核心特征包括:
市场导向性:如广告费、展览费(某手机品牌新品发布会支出200万元)、电商平台佣金;
不可递延性:发生时全额计入当期损益,如家具厂送货至客户的物流费,即使商品月末未售出也不递延。
2.制造费用:生产环节的间接支撑
制造费用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辅助性消耗,虽不直接构成产品实体,但为生产必备,特点包括:
生产关联性: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折旧(某汽车厂冲压车间设备月折旧15万元);
成本归集性:需按合理标准(如工时比例)分配至具体产品,最终随销售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典型案例对比:
某服装厂支付商场专柜租金→销售费用(销售场所支出);
同企业缝纫车间空调维修费→制造费用(保障生产环境)。
会计处理差异:资本化规则与利润表影响
1.费用确认原则不同
销售费用:适用即时损益原则,如预付全年广告费120万元,每月仅分摊10万元计入损益,其余为预付账款;
制造费用:适用成本归集原则,如车间设备折旧10万元,若当月生产1000件产品,则每件分摊100元计入存货成本。
2.利润表影响路径差异
在利润表中,两者通过不同环节影响盈利: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含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隐含在营业成本中,决定毛利润(如制造业通常占比20%-30%);
销售费用:独立列示,直接削减营业利润(如快消品行业常超营收15%)。
3.错误归类的后果
虚增利润:若将50万元销售运费错误计入制造费用,会使当期营业成本虚高、毛利润虚低,而营业利润虚增;
税务风险:制造费用分配不当可能导致产品成本失真,引发税务机关对存货计价的质疑。
初级会计考生注意区分:
制造业:
车间设备保养费→制造费用(生产支持);
产品参展费→销售费用(市场推广)。
电商企业:
仓储分拣人工费→制造费用(商品加工环节);
直播带货“坑位费”→销售费用(促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