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材料按用途分为五类,每类需匹配实际案例以强化理解:
原料及主要材料: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未加工或初加工物资。例如:
纺织厂使用的原棉(未加工原料),经纺纱后形成棉布。
食品厂使用的面粉(初加工材料),是面包生产的核心实体。
辅助材料:不构成产品实体但辅助生产的物资,如机械厂的润滑油、包装车间的纸箱。
外购半成品:外部购入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品,如家具厂采购的预制木板、电子厂购进的芯片模组。
燃料:提供热能的生产耗材,如发电厂的煤炭、运输车队的汽油。
修理用备件:设备维护专用部件,如机床的轴承、车辆的齿轮。
计划成本下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收到购买单据时: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提示】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
(1)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2)下月月初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
(3)下月月初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时: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材料验收入库时:
(1)按计划成本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2)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①若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②若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提示】材料验收入库时也可将上述两步的分录合并为一个分录: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在借方,节约在贷方】
发出材料:
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借:生产成本【车间生产部门领用】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部门领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领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等
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借:生产成本【车间生产部门】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部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或作相反分录
【提示】
(1)结转时,“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转出超支差异,借方转出节约差异:
(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期(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