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且​​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如房屋、设备等)。这一概念是《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初级会计考生需重点掌握其五大特征。
固定资产的特征有哪些?  特征一:持有目的明确——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
  固定资产必须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非销售目的​​是区别于存货的关键:
  ​​正面案例​​: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线用于组装汽车(创造收入),属于固定资产;
  ​​反面案例​​:同一厂家生产的待售汽车属于存货。
  政府会计准则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需满足“为开展业务活动而控制”的要求(如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这一特征在初级会计考试中常以判断题形式考查,考生需注意“持有意图”的判定。
  特征二:使用期限长——跨越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需超过1个会计年度​​(或1个营业周期),这带来两大影响:
  ​​价值转移方式特殊​​
  其成本通过​​折旧​​分摊至多个会计期间。例如:
  某企业购入100万元的机床,预计用10年,每年计提10万元折旧,分摊到产品成本中。
  ​​更新周期长​​
  企业需科学规划资产寿命(如预估厂房使用30年),避免重复购置。
  ​​例外情况​​:单位价值未达标但大批同类物资(如医院200把单价800元的办公椅),因使用超1年仍属固定资产。
  特征三:具有实物形态——可“看得见摸得着”
  固定资产必须是有形资产,具备​​物理形态​​和​​可计量性​​:
  ​​典型类别​​:房屋、设备、运输工具(如快递公司的货车);
  ​​排除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即使价值高也不计入固定资产。
  ​​特殊处理​​:
  软件若为硬件必要组成部分(如机床嵌入式系统),并入固定资产价值;
  若可独立运行(如财务软件),则确认为无形资产。
  特征四:成本可靠计量——入账价值的确定性
  固定资产的确认需满足“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具体包括:
  ​​初始计量规则​​
  外购资产:含买价、税费、安装费等(如50万元设备+2万元运费=入账52万元);
  自建资产:含建造材料、人工等必要支出。
  ​​后续支出处理​​
  延长寿命的改良支出(如厂房扩建)计入成本;
  日常维修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特征五:经济利益可流入——资产确认的核心条件
  根据准则,固定资产需满足“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或“服务潜力很可能实现”:
  ​​企业案例​​:工厂购入环保设备虽不直接创收,但避免罚款并保障生产,间接带来经济利益;
  ​​政府案例​​:消防车虽无盈利,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符合“服务潜力”标准。
  ​​风险提示​​:闲置设备(如停产的旧生产线)若无法产生利益,需计提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