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该固定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或服务潜力很可能实现);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固定资产确认的两大条件如何理解?
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很可能流入
企业会计主体:强调固定资产需直接或间接带来经济利益(如生产设备创造产品收入、出租设备获取租金)。
示例:某制造企业购入生产线,预计每年生产产品收入500万元,即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政府会计主体:侧重服务潜力(如消防车提升公共安全服务能力)。
示例:公立医院购入医疗设备,虽不直接盈利,但提升诊疗服务能力,符合“服务潜力实现”条件。
特殊情形:
环保设备虽不创收,但避免罚款或提升生产效率,仍可确认;
融资租入资产(如企业租用大型机床),虽无所有权,但控制经济利益,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要求取得固定资产的所有合理支出可量化,包括:
外购成本(买价、税费、运输安装费);
自建成本(材料、人工、分摊借款利息);
投资者投入资产(按合同约定公允价值)。
示例:企业建造仓库,若工程款、材料费、设计费等凭证齐全,成本即视为可靠计量;若部分费用未结算(如土地补偿款争议),则暂不确认。
不同取得方式下固定资产何时确认?
根据准则,确认时点需结合资产取得方式判断:
取得方式 | 确认时点 | 示例 |
---|---|---|
外购不需安装 | 验收合格时 | 企业购入办公电脑,签收当日确认 |
外购需安装 | 安装完成交付使用时 | 工厂生产线调试投产当日确认 |
自建/改建 | 建造完成交付使用时 | 新建厂房竣工移交钥匙时确认 |
接受捐赠、无偿调入 | 验收合格或安装完成时 | 政府调拨防疫设备,安装调试后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