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成本​​是《初级会计实务》中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指标。​​存货成本是指为获取存货发生的必要支出总和,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达到可销售状态前所发生的合理支出​​。
存货的成本包括哪些?  通俗地说,它就像给存货“贴价格标签”——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成产品所需的所有合理花费都要算入成本。例如,奶茶店制作一杯奶茶的成本包含茶叶费、牛奶费、人工费,甚至分摊的电费和水费,这些成本最终决定了奶茶的定价和利润。
  存货成本的三大核心构成
  ​​1.采购成本:获取原材料的“起步价”​​
  采购成本是企业为获取原材料或商品所支付的代价,涵盖以下五类支出:
  ​​买价​​:发票上标明的货款金额(不含可抵扣增值税)。例如,家具厂采购木材发票价10万元(增值税1.3万可抵扣),买价仅按10万元计算。
  ​​税费​​:关税、消费税等不可抵扣的税种。小规模纳税人需特别关注:采购环节支付的增值税需全额计入成本。
  ​​运输装卸费​​:材料运至仓库的合理运费、装卸费。运输服务增值税可抵扣9%,企业需准确划分可抵扣与不可抵扣部分。
  ​​在途合理损耗​​:运输中不可避免的损失。若采购100吨煤炭,合理损耗率为2%,则按实际到货98吨分摊成本(损耗量不计价)。
  ​​入库前挑选整理费​​:如水果公司分拣苹果的人工费和工具摊销费。
  ​​2.加工成本:赋予产品价值的“增值费”​​
  加工成本涉及将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的支出,核心为两类:
  ​​直接人工​​:一线生产工人的工资、社保等。例如,服装厂缝纫工月薪5000元,按缝制工时分配到不同款式中。
  ​​制造费用​​:生产过程中间接发生的各项开支,需按工时分摊。包括车间水电费(如纺织厂染色工序耗水费用)、设备折旧(如奶茶店封口机每月折旧3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
  ​​关键判定标准​​:支出必须与产品加工直接相关。车间主任工资可分摊,但行政楼办公费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3.其他成本:特殊场景下的“必要支出”​​
  ​​特定设计费用​​:为某产品型号专属支付的设计费。如运动鞋厂为限量款球鞋支付外部设计师20万元,该费用可资本化到该型号鞋成本中。
  ​​委托加工费​​:委托外部企业加工的合理报酬。。
  ​​特殊行业费用​​:酿酒的发酵储藏费、农业种植的种苗培育费等。
  成本归集中的“雷区”:五大不得计入的项目
  下列支出​​不可计入存货成本​​:
  ​​非正常损耗​​:仓库漏水毁损原材料、生产失误报废半成品等意外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仓储保管费(非加工阶段)​​:原材料入库后的仓储费(如冷库租赁费)计入管理费用而非存货成本。
  ​​销售环节费用​​:广告费、销售人员提成,均计入“销售费用”。
  ​​行政开支​​:管理人员工资、企业总部水电费。
  ​​资金成本​​:为购买原材料发生的借款利息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除外)。
  ​​案例警示​​:某食品厂将产品促销费30万计入存货成本,虚增资产价值,审计后被要求调账补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