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允价值是反映资产或负债现时价值的核心属性。在初级会计考试中,其重要性体现在三大方向:
金融工具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工具等需按公允价值入账,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如股票、期权)。
示例:企业购入上市公司股票,期末按交易所收盘价调整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靠,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示例:A公司以设备换取B公司专利,设备公允价值100万元(账面价80万元),则专利按100万元入账,A公司确认20万元收益。
债务重组与企业合并:非关联方合并中,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决定合并成本。
考生注意:公允价值需满足“活跃市场存在”或“估值技术可靠”两大条件。
公允价值的三大应用场景解析
(一)金融资产:动态反映市场波动
活跃市场报价优先采用(层级一):如上市公司股票直接取用交易所实时价格。
无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层级二、三):如私募基金净值通过未来现金流折现法计算。
(二)投资性房地产:谨慎启用公允价值模式
需同时满足:
所在地存在活跃房地产交易市场(如商业写字楼租赁市场);
企业能获取同类房产市价信息(如中介挂牌价、评估报告)。
风险提示:一旦选用公允价值模式,不可转回历史成本模式(《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
(三)资产减值测试:公允价值的补充角色
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需比较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按较高者确认。
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级方法
层级 | 适用条件 | 操作方法 | 可靠性 |
---|---|---|---|
一级 | 相同资产/负债活跃市场报价 | 直接采用报价(如股票市价) | ★★★ |
二级 | 相似资产可观察参数 | 调整差异(如同地段房价修正) | ★★☆ |
三级 | 无市场参数 | 现金流折现等估值模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