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因市场价格波动产生的​​未实现损益​​,直接影响当期营业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的核心考点之一,初级会计考生需重点掌握。
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核心定义
  ​​法律定义与业务实质​​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本质是​​企业持有资产期间的市场价值波动损益​​,具有三大核心特征:
  ​​未实现性​​:反映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价的差额(如股票持仓浮盈);
  ​​周期性计量​​:需在资产负债表日持续调整(如每季度重估商铺价值);
  ​​双向波动​​:既可能产生收益(贷方),也可能形成损失(借方)。
  ​​与投资收益的区别​​: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持有期间未出售的账面损益(如基金净值上涨);
  ​​投资收益​​:资产出售后已实现的损益(如卖出股票的实际盈利)。
  ​​案例​​:某企业2025年1月以每股20元购入10万股A股票,6月30日股价涨至25元。此时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0万元​​(未卖出),若7月以28元卖出,则50万元转为​​投资收益​​,另新增30万元实际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四大内容分类与典型场景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短期投资的“价格晴雨表”​​
  ​​股票/债券持仓​​:上市公司股票公允价值波动(如某企业持有腾讯股票浮盈200万元);
  ​​衍生工具​​:外汇远期合约估值变动(如美元升值导致合约增值10万元)。
  2.​​投资性房地产——商铺/写字楼的“增值红利”​​
  ​​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商业地产评估增值(如上海某商铺估值从800万升至850万);
  ​​原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不得转为成本模式。
  3.​​指定为FVTPL的金融资产——特殊资产的“动态计价”​​
  ​​债权投资​​:浮动利率债券的公允价值波动(如某企业持有国债估值月波动5万元);
  ​​结构性存款​​:挂钩股指的理财产品净值变化。
  4.​​套期工具——风险对冲的“平衡器”​​
  ​​有效套期部分​​:外汇期货合约与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联动调整(如对冲500万美元应收款汇率风险);
  ​​无效套期部分​​:超过80%相关性的差额需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