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它是会计要素五大计量属性之一,强调以市场信息为基础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现时价值,是2025年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
公允价值是什么  公允价值的三大核心原则
  1.​​市场导向:价格源于活跃市场的“公平秤”​​
  公允价值以市场参与者的共识为基础,而非个别主体的主观判断。例如:
  ​​股票投资​​:某上市公司持有的股票市价10元/股,年末按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房地产评估​​:未售楼盘按周边同类项目最新成交价估算公允价值,而非历史开发成本。
  2.​​动态更新:价格随市场波动实时调整​​
  公允价值需反映资产或负债在计量日的市场状态。例如:
  ​​交易性金融资产​​:基金净值每日波动,按收盘价调整账面价值。
  ​​外汇远期合约​​:汇率变动导致合约公允价值每日重估,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分层估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
  公允价值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相同资产/负债在活跃市场的公开报价(如A股股票收盘价)。
  ​​第二层次​​:类似资产/负债的调整后报价(如非上市企业股权参考同行业市盈率)。
  ​​第三层次​​:不可观察输入值的估值模型(如未来现金流折现法)。
  公允价值的主要应用场景
  1.​​金融工具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案例​​:某证券公司持有某非上市公司股权,采用收益法估算其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较初始成本增值2000万元,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2.​​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模式​​:不计提折旧,按市场价调整账面价值。
  ​​案例​​:某商业地产公司持有的写字楼,年末评估公允价值为1.2亿元(较历史成本8000万元增值50%),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企业合并与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按公允价值入账,差额确认损益。
  ​​案例​​:A公司以账面价值100万元的设备换取B公司公允价值150万元的专利,确认资产处置收益50万元。
  公允价值实务难点
  估值技术要求与职业判断​​
  ​​市场法​​:参考同类资产市场成交价(如二手房交易价参考小区均价)。
  ​​收益法​​:以未来现金流折现估值(如商铺按租金收益率计算现值)。
  ​​成本法​​:重置成本扣减折旧(如旧设备按当前市价减已使用年限损耗)。
  高频易错点​​:
  ​​混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固定资产后续计量模式不可随意切换(如投资性房地产选定模式后需一贯使用)。
  ​​忽略非活跃市场调整​​:司法拍卖价格需扣除流动性折扣后作为公允价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