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指企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不影响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类别。这是初级会计考试的核心考点。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什么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三大核心特征​​:
  ​​非交易性目的​​:企业持有该类投资不以短期交易获利为目标,而是长期参与被投资方发展。例如,某科技公司投资初创企业10%股权,计划通过技术合作获取长期战略收益而非短期买卖差价。
  ​​公允价值计量​​:初始及后续均按公允价值计量,市场波动直接影响账面价值。某消费品企业投资的可转换债券公允价值从500万元涨至580万元,差额80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综合收益隔离机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转入留存收益,避免利润表波动。例如,某企业出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时,累计增值200万元直接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分类标准与实务判断
  1.​​适用场景与排除条件​​
  ​​纳入范围​​:
  对非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如私募基金份额);
  对上市公司的非控制性持股(如持股比例低于20%且无重大影响);
  特殊金融工具(如永续债、优先股)的权益部分。
  ​​排除范围​​:
  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买卖获利);
  长期股权投资(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债务工具投资(如普通公司债券)。
  ​​示例​​:某物流企业持有某新能源公司8%的优先股,不参与经营决策且无出售计划,分类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2.​​与相似科目的区别​​
  ​​其他权益工具​​:属于所有者权益科目,核算企业发行的永续债、优先股等权益工具,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资产属性截然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短期交易为目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例如,某券商持有股票计划6个月内卖出,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会计处理规则与科目管理
  1.​​初始确认与计量​​
  ​​会计分录​​: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未发放股利)
         贷:银行存款
  ​​示例​​:某企业以520万元(含10万元交易费)购入某公司优先股,包含已宣告股利20万元,初始成本确认为500万元。
  2.​​后续计量与处置​​
  ​​公允价值变动​​:
  升值:借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其他综合收益”;
  贬值:反向分录。
  ​​股利收入​​:持有期间收到的股利计入投资收益,例如某企业年度收取优先股股利30万元,直接增加利润。
  ​​终止确认​​: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差额)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示例​​:某企业以600万元出售账面价值550万元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差额50万元转入留存收益,同时转出累计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80万元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