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例:某制造企业2025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应收账款期初200万元、期末150万元,预收账款期初80万元、期末100万元。按直接法计算“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1,000+(200−150)+(100−80)=1,070万元
直接法的核心构成与编制步骤
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核算逻辑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公式:营业收入+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减少额+应收票据减少额+预收账款增加额)-坏账核销损失-票据贴现利息。
案例:某零售企业2025年营业收入800万元,应收账款减少30万元,预收账款增加20万元,无票据贴现。其销售现金流入为:800+30+20=850万元。
收到的税费返还:
包括增值税退税、所得税返还等政府补助,需单独列示。
2.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核算逻辑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公式:营业成本+进项税额+(存货增加额+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减少额-应付票据减少额)。
案例:某企业营业成本500万元,存货增加50万元,应付账款减少20万元,其购买现金流出为:500+50+20=570万元。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
公式: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本期计提工资-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
初级会计考试高频考点
直接法与间接法的区别:
直接法:从现金收支角度直接列示经营活动现金流,需逐项调整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负债表项目变动。
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非现金项目(如折旧、资产减值准备)还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考试重点:考生需根据题干条件选择适用方法,并掌握两者的勾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