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属于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两个科目是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的核心考点,贯穿利润分配、资本运作及财务报表编制的全流程。
留存收益包括哪些内容  留存收益的构成与实务解析
  1.​​盈余公积:强制与自愿的利润储备​​
  ​​分类与规则​​:
  ​​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10%提取,累计金额达注册资本50%后可不再提取(例:某企业注册资本500万元,每年净利润100万元,需连续5年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至250万元);
  ​​任意盈余公积​​:由股东会决议提取比例,常用于战略储备(例:科技公司为研发新产品,决议提取净利润的5%作为任意盈余公积)。
  ​​用途​​:
  弥补亏损(例:某服装厂用盈余公积80万元填补疫情亏损);
  转增资本(例:制造业企业将100万元盈余公积转为实收资本,扩大生产规模);
  特殊情形下可发放现金股利(需符合《公司法》修订后的规则)。
  2.​​未分配利润:企业发展的自由资金池​​
  ​​计算逻辑​​:
  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
  ​​实务案例​​:某电商企业年度净利润50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万元后,剩余450万元暂不分配,计入“未分配利润”,用于次年市场扩张。
  ​​自主权特征​​:企业可自主决定用途,如偿还债务(例:房企用未分配利润50亿元提前偿还高息债券,节省利息支出2亿元/年)。
  高频考点与易错点突破
  1.​​试题示例
  ​​多选题(真题改编)​​:
  “下列属于留存收益项目的是?”
  ​​答案​​:法定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易错选项​​:资本公积(属于投入资本增值)。
  ​​判断题​​:
  “未分配利润可直接用于发放股票股利。”
  ​​答案​​:正确(股票股利仅调整所有者权益结构,不减少留存收益总额)。
  2.​​核心区别:留存收益vs剩余收益​
核心区别
​对比维度​ ​实收资本​ ​注册资本​
​法律性质​ 实际到账资本 登记公示的法定资本总额
​变动限制​ 可增减(需经工商变更) 变更需重新登记
​核算科目​ 实收资本/股本 企业章程载明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