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收资本(或股本):注册资本的法定基础
定义:所有者按企业章程或投资协议实际投入的法定资本,反映企业初始资金规模。
实务案例:
有限责任公司: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创始人A投入现金300万元,计入“实收资本”;
股份有限公司:某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计入“股本”科目。
实收资本增减需经工商登记变更,且不得随意抽逃。
2.资本公积:超注册资本的增值部分
来源:
资本溢价/股本溢价:投资者投入超过注册资本或股票面值的金额(例:某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新股东以1,500万元认购10%股权,5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其他资本公积: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差额、接受捐赠等(例:某企业授予员工股票期权,行权价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禁止用途:不得直接分配利润,仅可转增资本或弥补亏损。
投入资本的分类
1.按投资主体分类
国家资本金:政府部门以国有资产投入(例:某国有企业接受财政专项拨款1亿元);
法人资本金:其他法人单位以可支配资产投入(例:某制造企业接受关联公司设备投资200万元);
个人资本金:自然人合法财产投入(例:个人投资者以专利技术作价50万元入股);
外商资本金:境外投资者以外汇或资产投入(例:外资企业注资美元500万元,按汇率折算入账)。
2.按投入形式分类
货币投资:现金或银行存款直接注入(例:某零售企业收到股东现金投资300万元);
实物投资:设备、存货等有形资产评估入账(例:某物流公司接受股东运输车辆评估作价100万元);
无形资产投资:专利、商标权等(例:某科技企业接受创始人专有技术评估作价500万元)。
考题示例
真题改编
判断题:
“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可直接计入实收资本。”
答案:错误(应计入资本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