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的“证据链起点”,比如发票、收据、合同等。审核原始凭证,本质上是会计人员用“放大镜”检查这些证据是否合法、真实、完整,确保每一笔钱花得明明白白。通俗来说,​它就像财务的“守门员”,挡住虚假报销、错误记录和违规操作。
原始凭证如何审核  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
  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
  (1)真实性(日期、业务内容、数据、签章、票据本身等的真实性)。
  从外单位取得的或对外开出的电子原始凭证应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不具备电子签名的,必须通过可信的数据源查验电子原始凭证的真实、完整。
  (2)合法性、合理性(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程序、计划和预算、经济活动需要等)。
  (3)完整性(凭证要素、日期、数字、文字、签章、联次等是否齐全)。
  (4)正确性(接受单位名称、金额填写和计算、更正是否正确)。
  原始凭证审核的五大步骤与实例
  ​1.合法性审核:检查“来路是否正当”​
  审核重点:
  票据是否在有效期内(例如发票是否超期作废);
  业务内容是否在开票单位经营范围内(比如超市开的发票不能是“建筑设计费”);
  印章是否齐全(如发票专用章、财务章)。
  实例:
  某公司采购办公用品,收到一张“某某建材公司”开具的发票,但开票内容却是“广告服务费”。审核时发现:建材公司经营范围不含广告服务,属于超范围开票,​该发票不合法,需退回重开。
  ​2.真实性审核:揪出“李鬼票据”​
  审核重点:
  笔迹是否一致(如领导签名是否被模仿);
  票据是否存在涂改、挖补痕迹;
  防伪标记是否真实(如发票监制章在紫光灯下是否显示荧光)。
  实例:
  员工报销差旅费,提交的住宿发票金额为1200元,但小写金额“¥1,200.00”中的逗号被改为小数点,变成“¥1.200.00”,试图虚增金额。会计通过核对笔迹和防伪油墨,​发现涂改痕迹,拒绝报销。
  ​3.完整性审核:检查“零件是否齐全”​
  审核重点:
  凭证要素是否填全(如单位名称、日期、数量、单价);
  附件是否完备(如会议费需附参会名单、培训费需附通知文件)。
  实例:
  某部门举办培训,报销时仅提供一张5万元的“培训费”发票,但未附培训通知和签到表。会计要求补充材料,否则视为凭证不完整,不予入账。
  ​4.正确性审核:算清“每一分钱”​
  审核重点:
  金额计算是否正确(如数量×单价=总金额);
  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
  多联凭证各联内容是否一致(如发票联和存根联金额相同)。
  实例:
  采购员购买100件商品,单价50元,发票总金额写为“伍仟元整”,但小写金额误填为“5000.00元”(正确应为“5000.00元”)。会计发现大小写不符,要求更正。
  ​5.合理性审核:判断“该不该花”​
  审核重点:
  支出是否符合公司预算和制度(如超标接待、突击花钱);
  业务逻辑是否合理(如夏天报销高额取暖费)。
  实例:
  某部门12月底突击报销10万元“办公用品”,发票品名笼统写为“办公用品”,但未附明细清单。会计质疑其合理性,要求提供具体采购清单,​避免虚列支出。
  不同类型凭证的特殊审核要点
  ​1.差旅费凭证
  ​必查项:差旅审批单、车票/机票、住宿发票、出差事由说明;
  ​典型问题:重复报销(如用同一张高铁票多次报销)、虚构行程(如无实际出差却开外地发票)。
  ​2.采购类凭证
  ​必查项:采购合同、验收单、发票与清单(如办公用品需列明具体物品);
  ​典型问题:虚开发票(如A公司采购却由B公司开票)、阴阳合同(合同金额与发票金额不符)。
  ​3.员工福利凭证
  ​必查项:发放明细表、员工签收记录、合规依据(如节日补贴需符合工会规定);
  ​典型问题:用餐饮发票冲抵福利、超标准发放奖金。
  原始凭证审核中的“技术武器”​
  ​紫光灯验真:通过照射发票监制章,查看荧光反应(正规发票呈橘红色);
  ​电子查验:登录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或“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输入发票代码、号码等信息验证真伪;
  ​跨部门核对:与合同、物流单、银行流水等交叉验证,确保业务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