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法性审核:检查“业务是否合规”
核心内容:
验证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财税政策及企业内部的财务制度。例如:
发票是否在有效期内(如2025年起电子发票需通过税务系统验真);
业务内容是否超出开票单位经营许可范围(如建材公司开具“广告服务费”属违规);
交易是否符合企业预算或审批流程(如未经审批的大额采购)。

某公司收到一张“办公用品采购”发票,金额8万元。审核时发现:
开票单位为某食品销售公司,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不含办公用品销售;
发票代码在税务系统中显示为“食品类发票”。
结论:该业务属于超范围虚开发票,需退回并要求供应商重开合法票据。
二、真实性审核:揪出“伪造或篡改”
核心内容:
通过技术手段和逻辑验证,确认凭证未被伪造或篡改:
防伪标记检查:如纸质发票的荧光油墨、电子发票的二维码验真;
多维度比对:合同签订日期早于发票开具日期、物流单与验收单时间匹配;
笔迹与印章分析:同一凭证上的签字是否由多人完成,公章名称与开票单位是否一致。
实例:
员工报销差旅费时提交的火车票显示“北京至上海”,但实际行程审批单中目的地为广州。会计通过以下步骤识别异常:
核对火车票二维码信息,发现系统显示实际乘车区间为“北京-广州”;
发现票面“上海”字样为手工涂改,原打印内容为“广州”。
结论:该票据属于篡改凭证,需追究经办人责任。
三、完整性审核:确认“证据链完整”
核心内容:
检查凭证要素是否齐全、附件是否完整,形成完整的证据闭环:
凭证要素:包括开票日期、交易双方名称、商品/服务明细、数量单价金额、签章等;
必要附件:如采购合同需附验收单,会议费需附参会名单,差旅费需附行程审批单。
实例:
某部门报销“市场推广费”5万元,仅提供一张广告公司发票。审核时发现缺失:
广告投放合同;
广告效果监测报告;
广告画面设计稿。
结论:该凭证属于证据链断裂,需补充材料后方可入账。
四、正确性审核:核对“数据是否精准”
核心内容:
验证凭证中的数据逻辑关系与计算准确性:
基础计算:数量×单价=金额,分项金额之和=合计金额;
格式规范:大小写金额一致,日期采用“YYYY-MM-DD”格式;
科目匹配:业务内容与会计科目对应(如“设备维修费”应计入“管理费用”而非“固定资产”)。
实例:
某供应商开具的原材料采购发票显示:
数量:100件,单价:150元,金额:15,000元;
但小写金额为“¥16,500元”,大写金额为“壹万陆仟伍佰元整”。
会计通过复核发现:
数量×单价=15,000元,与小写金额16,500元不符;
大写金额实际应为“壹万伍仟元整”。
结论:该凭证存在金额计算错误,需退回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