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法官在法庭上需要确保证据未被篡改且与案件事实一致,会计人员审查原始凭证时,必须确认每一张发票、合同或收据都是真实交易的“铁证”,而非人为编造的“剧本”。
原始凭证真实性审查的四大实操要点与案例
1.核实交易实质:凭证与业务是否“表里如一”
审查重点:
凭证记载的时间、地点、参与方、商品/服务内容是否与实际业务一致;
是否存在无实物交割的虚构交易(如虚开发票)。
实例:某企业员工报销差旅费,提交的住宿发票显示“北京某酒店3天住宿费2,400元”,但实际行程中该员工仅在天津出差1天。会计通过核对出差审批单、高铁票和住宿登记记录,发现发票时间、地点与事实不符,判定为虚假凭证。
操作规范:
对比多维度证据链:合同、物流单、验收单、付款记录等需相互印证;
对大额或高频交易进行现场抽查(如实地走访供应商仓库)。
2.检查凭证真伪:识别“造假痕迹”
审查重点:
票据来源:是否为税务机关监制的正规发票;
印章与签名:出具单位公章、财务章及经办人签字是否真实;
凭证联次:多联次凭证(如发票)各联内容、编号是否一致。
实例:某公司收到一张办公用品采购发票,金额8,500元。会计通过税务系统查验发现:
发票代码在系统中显示为“服装销售”,与凭证内容不符;
开票方税务登记名称与发票章名称不一致。
最终确认为套用他人发票信息的假票。
操作规范:
电子发票验真: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核对信息;
纸质发票鉴别:查看防伪水印、油墨、印刷工艺是否符合标准。
3.识别篡改痕迹:揪出“动手脚”的凭证
审查重点:
涂改痕迹:金额、日期、商品数量等关键信息是否有刮擦、覆盖或二次书写;
复写一致性:多联次凭证的复写内容是否清晰连贯。
实例:某供应商开具的原材料采购发票中,小写金额“¥15,000”被改为“¥75,000”,但大写金额仍为“壹万伍仟元整”,且复写联显示原始金额为15,000元。会计通过比对大小写及联次差异,识别出篡改行为。
操作规范:
使用紫外灯检测:查看凭证是否有化学药水褪色痕迹;
笔迹鉴定:对同一凭证上的不同笔迹进行比对(如模仿领导签字冒领资金)。
4.防范虚构交易:切断“无中生有”的风险
审查重点:
交易合理性:业务发生频率、规模是否符合企业实际需求;
关联方核查:交易对方是否为隐蔽关联企业(如实际控制人亲友设立的空壳公司)。
实例:某制造企业连续三个月向“A咨询公司”支付技术服务费共计120万元,但凭证仅附有发票,无服务合同、成果报告或验收记录。经调查发现:
A公司成立不足半年,无实际办公地址;
银行流水显示资金最终流向企业高管个人账户。
该交易被认定为虚构成本、转移资金的违规行为。
操作规范:
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定期核查合作方资质、信用记录;
穿透核查资金流向:对大额付款跟踪至最终收款方,防止资金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