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凭证的编制依据为原始凭证。
  ​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的直接证明,如发票、合同、银行回单等。会计人员需对原始凭证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审核后才能作为编制依据。
记账凭证应当根据什么编制  ​实例:某企业采购办公电脑,会计需查验供应商发票是否加盖公章、金额是否与合同一致、商品型号是否与实际收货单匹配,确认无误后方可编制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汇总表
  对于同类经济业务​(如多笔销售、多张差旅费发票),可将原始凭证按性质汇总后编制一张记账凭证,但不同类别的业务不得合并​(如采购与销售业务不可混用)。
  ​实例:某商场将10天的销售发票按商品类别汇总为“主营业务收入汇总表”,据此填制一张记账凭证,而非逐笔记录每张发票。
  ​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具体编制规则
  ​1.常规业务:原始凭证直接关联
  适用场景:单笔经济业务对应单张原始凭证。
  操作流程:
  ​步骤一:审核原始凭证(如发票、合同);
  ​步骤二:根据业务性质选择会计科目,如采购原材料对应“原材料”科目;
  ​步骤三: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规则编制分录。
  实例:企业支付员工工资5万元,原始凭证为工资表及银行转账回单。记账凭证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50,000元
         贷:银行存款50,000元
  (需附工资表及转账回单作为原始凭证)。
  ​2.特殊业务:无原始凭证的例外情形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下两种情形可不附原始凭证:
  ​更正错账:使用红字冲销法或补充登记法调整已入账的错误记录;
  ​结账分录:月末结转损益类科目至“本年利润”。
  实例:某企业发现上月将广告费误记为“业务招待费”,需填制红字冲销凭证: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5,000元
         贷:银行存款-5,000元
  随后重新填制正确分录。此凭证无需附原始凭证,但需备注错误原因。
  ​3.电子化业务:系统自动生成依据
  在ERP系统或财务软件中,记账凭证可依据电子数据自动生成,但需满足:
  ​数据来源合法:如电子发票需通过税务系统验真;
  ​流程可追溯:系统自动关联订单、物流单、发票等原始数据。
  实例:电商平台销售商品后,系统自动匹配订单、电子发票和物流信息,生成分录:
  借:应收账款11,30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元
  (需保存电子发票源文件及交易日志备查)。
  编制过程中的合规要点
  ​分类准确性
  严格区分业务类型,避免科目混用。例如:
  采购固定资产计入“固定资产”而非“管理费用”;
  预收客户款项计入“合同负债”而非“主营业务收入”。
  ​金额一致性
  原始凭证金额必须与记账凭证完全一致,大小写需核对无误。若发现金额错误,必须要求出具单位重开凭证,禁止直接修改。
  ​编号连续性
  按月分类编号(如“收字001号”“转字001号”),多笔业务采用分数编号法(如“转字8(1/3)”),确保账务可追溯。
  ​电子档案管理
  电子记账凭证需保存修改痕迹,并与原始电子凭证关联存储,保存期限不少于30年。